孙秀伟
慢性乙肝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和黄疸肝病等,为临床常见的的传染病。如果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1]。目前抗病毒药物普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但由于乙肝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呈下降趋势。临床实践证明,替诺福韦酯对核苷类似物治疗无效的慢性乙肝患者有显著疗效。然而,替诺福韦酯可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发现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具有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小的特点,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作者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3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九科的80 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慢性乙肝患者分别采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3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九科的80 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体重62.7~84.5 kg,平均体重(71.7±4.8)kg;年龄25~72 岁,平均年龄(41.3±3.5)岁;体质量指数23.5~27.4 kg/m2;病程2~7 年,平均病程(5.1±2.1)年;平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3.52±3.32)分。试验组男21 例,女19 例;体重76.4~88.3 kg,平均体重(81.3±4.2)kg;年龄25~72 岁,平均年龄(43.6±3.4)岁;体质量指数24.3~26.2 kg/m2;病程2~7 年,平均病程(5.5±1.7)年;平均HAMA 评分(21.52±3.4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肝临床诊断标准;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无效的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有服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禁忌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153090]治疗,口服,250 mg/次,1 次/ d。试验组采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Gilead Sciences International Ltd.,注册证号H20180060)治疗,晚餐时口服,30 mg/次,1 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5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5 个月后患者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水平恢复正常,慢性乙肝病毒-DNA、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为阴性;部分缓解:5 个月后患者血清ALT 水平恢复正常,血清慢性乙肝病毒-DNA、HBeAg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BsAg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或血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103copies/ml,HBeAg 检测结果为阴性;无缓解:治疗5 个月后,患者血清ALT、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BeAg、HBsAg 均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2 例,eGFRCG 下降1 例,BMD 下降1 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4 例,eGFRCG 下降3 例,BMD 下降2 例。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慢性乙肝主要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机体不能自发清除而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流行性[2]。慢性乙肝的治疗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临床医生的耐心,但是临床治疗依从性差,延误了慢性乙肝并发症筛检和监测时机,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差,给经济带来极大的损伤。慢性乙肝病程长,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药物,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较差。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这些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显著降低[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新型抗病毒药物[4],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这两种药物在人体内可转化为替诺福韦二磷酸,通过与脱氧核糖竞争性结合抑制病毒聚合酶的活性,终止慢性乙肝病毒-DNA 链的延长,抑制慢性乙肝病毒的复制。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有很强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肾损害[5]。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自问世以来都是国内外临床推荐的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线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比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更安全。目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等胃肠道反应。药物半衰期长且大部分药物成分较少被肾脏代谢并可以通过主动扩散直接转移到患者肝细胞中发挥作用。此外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相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具有更好的血浆稳定性,对肾脏和骨骼的影响较小。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治疗慢性乙肝2 年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并能改善状态,故对慢性乙肝患者应采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但是本研究纳入样本比较少,希望临床医生继续进行本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