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毅峰
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中,胰腺癌属于常见类型之一,且恶性程度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根治性手术是目前胰腺癌治疗唯一的方法,但治疗效果有限,术后患者生存时间仍比较短,在胰腺癌治疗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在胰腺壶腹部癌、胰头癌治疗中应用较多[2]。由于胰腺癌的病情发展较快,而早期症状隐匿,导致疾病确诊后,肿瘤往往已经存在转移情况,所以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难以满足治疗要求,需采用扩大切除范围来提高疗效。本次研究选取64 例胰腺癌患者,对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64 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 例。对照组中,男∶女=17∶15;年龄33~77 岁,平均年龄(58.6±8.6)岁;肿瘤直径最小1.5 cm,最大8.3 cm,平均肿瘤直径(4.2±1.4)cm;TNM 分期:10 例Ⅰ期、22 例Ⅱ期。观察组中,男∶女=18∶14;年龄34~79 岁,平均年龄(58.9±8.4)岁;肿瘤直径最小1.8 cm,最大8.4 cm,平均肿瘤直径(4.4±1.6)cm;TNM 分期:9 例Ⅰ期、23 例Ⅱ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CT 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全身合并症、伴感染性疾病及发热者、近期接受放化疗治疗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手术切口部位选择右腹直肌部位,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后,打开腹腔,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对胰头病变的范围进行判断,游离十二指肠、胰头,至下腔静脉、主动脉,将肠系膜上静脉充分暴露出来,再进行胆囊切除,于远端1/2 处进行断胃操作,在距肿瘤2 cm 处断胰操作,完整切除胰腺钩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消化道重建,主要采用胰腺断端-胰腺空肠端侧/胰腺被膜-空肠浆肌层吻合等方式。
1.2.2 观察组 患者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在对照组上述手术操作的基础上实施扩大手术,手术形式包含后腹膜淋巴结广泛清扫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吻合术、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术等。
1.3 观察指标 ①于术前及术后14 d,抽取3 ml 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对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对比;②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③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前后T 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术前,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分别为(50.12±12.86)%、(29.16±8.11)%、(25.64±7.22)%、(1.14±0.41),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分别为(50.34±11.98)%、(29.37±8.09)%、(26.31±7.46)%、(1.12±0.39);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分别为(57.59±14.88)%、(33.84±9.72)%、(22.63±6.03)%、(1.50±0.69),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分别为(56.81±14.91)%、(33.68±9.64)%、(23.19±5.97)%、(1.45±0.70)。术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3 例感染、2 例出血、1 例肾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发生2 例感染、1 例出血、1 例胆瘘、1 例胰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胰腺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且该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对胰腺癌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从胰腺癌的诱发因素来看,主要从导管上皮发展而来,因此导管腺癌是胰腺癌的主要类型,一旦确诊,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在胰头癌、壶腹部癌治疗中应用较多,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胰腺癌预后影响因素中,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关键因素,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肿瘤本身及胆总管右侧的淋巴结治疗效果较好,但对区域淋巴结很少进行清扫,导致术后疾病复发率较高[5]。所以,在原有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是胰腺癌治疗发展的主要方法。通常情况下,机体T 细胞可灭杀靶细胞,进而调节免疫功能;但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有癌细胞的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不全,存在紊乱情况,所以在肿瘤细胞清除中无法达到彻底清除的目的[6]。相应的肿瘤抗原激活CD4+后,可分泌诸多抗肿瘤因子,达到抗肿瘤的效果;CD8+也具有灭杀肿瘤细胞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细胞毒性。患者机体CD4+/CD8+比值存在异常时,则表明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异常,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疾病的发生[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也比较长,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较多,所以术前需对患者病情范围进行准确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8]。术中结合影像学诊断提供的肿瘤分期,在切除肿瘤时尽可能的将肿瘤及其周围淋巴结彻底清扫干净。如果手术过程中存在广泛转移且无法切除时,则需行捷径手术或姑息性手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大限度的缓解。由于该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涉及到的脏器较多,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高,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所以在术前需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讲解,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胰腺癌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中,对患者细胞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影响;而经过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也逐渐恢复。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大;在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对比,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实施中,能够对更多的阳性淋巴结进行清扫,使淋巴结清扫总数增加,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术后复发的可能;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管是标准术式还是扩大术式,均能够对胰腺癌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实施中,术后并发症并未明显增加,手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胰腺癌患者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较短;采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延长,对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大,但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术后复发的可能。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标准与扩大术式,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