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

2020-11-02 02:54孙懿超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本文从教学政策、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孙懿超,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度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与渗透” (项目编号:2018110120)。

一、引言

现今,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研究趋势已经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转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文化教学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偏重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小。为了培养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社会环境的迫切需求。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播中国文化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从宏观上看,语言学习并不是“片面”的学习方式。Widdowson(1983)指出,语言学习应该有学习目的,即与他人交流,特别是进行跨文化交流。 交流本身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交流意味着吸收和传播,两者不可缺少。跨文化交际就是这样,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包含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任何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其积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目前,我们应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发展和学生态度、测试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以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意识。

2.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同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有所欠缺。最典型的例子是,学生们对圣诞节的了解比春节更深,对圣诞节的热情也更高。许多年轻人知道圣诞节的起源、情人节的浪漫故事、熟悉复活节的典故、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有些人甚至知道潘多拉的盒子,但他们不了解清明节、端午节和七夕节,更不用说孔子、孟子、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了。由于缺乏中国本土文化知识,他们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缺失的情况下,他们渴望学习英语,结果造成对两种语言只是肤浅理解。这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3.大学英语教材中缺少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大学英语的学习者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专业课程要学,所以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努力寻找额外的阅读材料,他们主要从课堂教材中学习词汇、短语、语法、阅读技巧、翻译技巧、文化知识等。然而,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在文化教学的输入中是不足的,学生从大学英语教材中无法获得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教材和教学资料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这是造成中西文化输入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导致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不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1.国家教育政策应更加国际化。在当今世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需要采取创新型语言政策来应对文化障碍。语言教学不仅应该关注语言的形式,还应该关注语言的社会规则。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无论是从实用主义、社会语言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如果当代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没有接收到跨文化意识教育,那么大学英语教育就不完善。基于英语语言学科的地位及其日益重要的作用,解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问题并制订应对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是明智的。

2.教学大纲的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既然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那么要在文化教学中纳入和加强对学生汉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与教学大纲的设计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从教学大纲设计的角度考虑中国文化教学。新的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应修订其对西方文化和我国本土文化的文化教学观。 在新的教学大纲设计中,应以中国文化教学为前提,还应提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单词或短语,以便给予教师和学生明确的指向。总之,教学大纲应保持中西文化之间的平衡。

3.在课程阶段培养中国文化意识。课程阶段的文化教学通常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讲解法、实践法和比较法,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要求课程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必须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层次。

第一,在教学中拓展词汇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些词语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这些词语。举例来说,“龙”是一个传说或神话形象。在中国古代,它是皇室的象征。龙代表皇帝,几乎沒有什么负面的含义。中国人非常崇拜龙,他们自称是“龙的传人”,龙被认为是能带来好运的吉祥物。 因此,无论是起名还是在习语中,龙都因其褒义而被广泛使用。许多中国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为“龙”,汉语中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成语,如望子成龙、藏龙卧虎。然而,对西方人来说,龙通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必须被消灭。其他词语如“狮子”“猫头鹰”“蓝色”“狗”等,在中西方文化中也都有不同的相关特征。

事实上,我们被鼓励使用中国英语来表达我们的特色词汇,从而丰富英语词汇。汉语特色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们所表达的内容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认识这些词语,就是展开中华文明的卷轴。在同一个华人社团中,汉语特色词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个社团的成员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如“儒家思想”“纸老虎”“功夫”“旗袍”“小康社会”“一国两制”。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合适场景引入这些中国特色词汇是明智的,以便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文化的含义。

第二,拓展课文的文化背景。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往往涉及文化背景等信息,这是把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中的好机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或者要求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带到课堂来共同赏析,老师和学生都会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讨论这些问题。这也是在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方法之一。

4.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许多中国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因此不具备处理文化问题的能力。中国的英语教学需要超越词汇和语法的限制,帮助学习者获得语言和文化能力。Gonzalez (1989)认为,语言教师需要接受文化方面的培训。教师应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Brown (1994)乐观地评论道:“关于教学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你从不停止学习。” 换言之,教师发展是教师的终身学习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文化是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和责任,是获得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恰当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文化之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条件,并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加深自己对文化的理解。简言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新要求。

在日常英语教学实践中,中国英语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递者,有必要帮助学习者反思而不是忽视自己的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充分理解有助于他们对待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那些成功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通常具有很高的中文水平,例如,林语堂以他的英文著作而闻名,这些著作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鉴于此,中国英语教师培训课程必须与中国文化教学相结合。

5.端正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态度。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而不是引导他们欣赏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并不意味着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或风俗习惯,甚至说服他们把自己的行为塑造成英语母语人士的样子。 相反,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欣赏本土文化,他们有责任在教授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向世界传播本土文化。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好地理解和洞察本土文化。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应该建立对本土文化的欣赏和體察。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描绘自己所处的社会,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母语文化。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规划中国文化的各种内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理论和观念,为他们创造一个思考和批判性评价的环境,这是值得尝试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在大学英语和文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欣赏能力。

6. 构建中国文化测评体系。测试是衡量学习者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学习评价一直被忽视。 我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倾向于工具性,他们总是更加注重被测试的内容。 教师要使学习者真正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建立中国文化的测评体系。 学习者可以从他们的英语课程中获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多年, 因此可利用考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或通过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在注重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有效性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评。 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可以成功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结语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是必然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内容、语言文化、渗透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加以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G.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5]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2-134.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