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鼎
摘 要:错题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情况,但是多数教师对错题的重视度不高,只是简单的对错题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订正,导致学生对错题的印象不深,容易再次犯错。同时,教师也没有整理归纳学生比较容易放下的共性错误。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挂念,让学生在错题中反思、巩固与提升,只有正确的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能够预防再次犯错。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错题资源 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错题容易发生错了又错的情况,考试中有很多错题都是平常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需要教师反反复复多次讲解才能够掌握正确的解答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需要构建高效课堂,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不要害怕回答错误,而是需要巧妙利用错误,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能够促使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智对待错题,并辅以科学的引导,利用错题开展教学,变废为宝,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平常课堂训练、课后作业、考试中的典型错题,包括题目、错误原因以及正确的解答方法,要求学生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建立错题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完整将题目摘抄下来,并且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题目中的重点;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错误原因是建立错题集的主要目的,只有对错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才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小学数学错题不外乎粗心大意,写错结果,或是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问题,或没有记住概念和公式,计算错误了,或者是书写格式错误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订正错题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错误原因,从而为下一次解题做好充分的准备;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了解学生在错题中的思维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订正时写下正确的答题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思维。
例如在计算413+92时,最常用的简算方式是413+100-8,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会算成413+100+8,虽然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是一时粗心,但是笔者认为是没有正确理解简算中规律,导致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可以通过拓展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例如在黑板上写出413-92,先让学生写出简算方法,并随机点学生写出简算公式,有学生写出:“413-92=413-100-8”,有学生写“413-92=413-100+8”,此时可以要求学生共同讨论哪个算法是正确的,虽然讨论得出第二个算法是正确的,但是仍有学生不理解,此时可以把这道题带入生活情境。如小明攒了413元零用钱,准备去超市买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玩具的单价为92元,那么请问买完玩具之后小明还剩下多少钱?此时可以假设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小明给了一张100元的钞票,那么找零是多少?学生回答还剩8元,这样就可以理解之前的简算方法中“-8”是错误的,而“+8才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其中的数学知识,多减则补加,多加则减去。
二、引导学生思考错题出现原因
收集错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进行错题反思,相比于完全收录错题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学生通过错题整理了解各种数学知识,从而减少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小学生由于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充分引导,通过错题集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错题中的思维发生和知识掌握水平等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对于出现错题的原因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也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中进行重点讲解,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够对个体进行更加准确的认识,从而进行个性化辅导。
错题的有效利用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教学活动也有积极影响。过去小学数学教学被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忽略了错题资源。而新课程标准提出需要从错误中总结和归纳,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思考是否是哪个环节没有讲解清楚。在学生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少问题的发生。
例如选择题若a<1,那么()1。
A.< B.= C.>
這道题很多学生错误的选择了A,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倒数和原数的关系,如果a<1,那么a一定是分母大于分子,那么倒过来之后就是分子大于分母,按照“倒数×原数=1”的原理,若a<1那么一定>1。
三、结语
错题资源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资源,需要利用错题让学生反思错误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维,从而避免下次再出现相同的错误,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学,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彩虹.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错题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小学高年段数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0,2(51):87—88.
[2]王敏.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易错题的案例及解决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