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11-02 03:02史海波秦永华
广州化工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四年制普通本科岗位

史海波,秦永华

(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2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更加突出[1-2]。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各省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等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不断推陈出新。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现状

受到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影响,浙江省及宁波石化行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多重挑战,石化行业进入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要求必须提高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一体化水平。

以镇海炼化为例(如图1所示),在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中,企业生产过程和人才岗位能力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中国石化协会预测,2015-2020年,石化行业转型升级亟需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增加10.4万人。宁波、舟山、台州、嘉兴、丽水、金华等多个地市已多次将新材料、绿色化工等产业的运行控制人员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列为紧缺人才,随着浙江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掌握绿色化工生产运行控制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将是石油化工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急需人才。

图1 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对岗位能力要求变化

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职业能力要求调研

通过大量调研和对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石化企业对一线的技术员和生产管理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对占企业员工比例约70%的生产运行控制岗位人员提出具备智力技能操作、多种技能复合和核心能力突出等素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对该岗位从业者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大大提高人才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并强化基础性知识和交叉性、跨专业知识的学习。

表1 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3.1 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四年制高职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一方面,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两者应是平行发展的。高职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高职本科有鲜明的职业定向特征;普通本科职业性不明显。在培养计划上,高职本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技术知识体系和职业体系整合为主线设计培养规格及课程架构;普通本科主要以学科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专业口径比高职本科宽(见表2所示)。

表2 本科、三年制与四年制高职人才对比

3.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职业教育精英人才

3.2.1 创新校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工程学院合作,充分利用两校各自在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自办学优势,联合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业相关企业,成立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联合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时学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设备等进行审定、实施、监控,并完善联合培养机制。

3.2.2 教学模式上采取“两段式”模式

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专业基础阶段”和“专业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3]。专业基础培养阶段(第1学年和第2学年),进行通识教育,用于解决“较厚基础,较宽口径”的问题,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方向培养阶段(第3学年和第4学年),用于解决“专业针对性、理论应用性”的问题,主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3 创新导师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实现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化工本科班推行导师制试点。由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导师,建立导师资源库,实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训练,参与导师承担或负责的科研创新项目开发、调研项目、实验实训助手、技能竞赛项目等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制订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3.3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石

四年制高职在课程内容构建方面,相比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以技术理论知识体系和职业应用能力体系整合为主线设计课程架构,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主线,理论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训练体系突出岗位技术含量高,以达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3.3.1 创新理论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面向生产第一线,注重反映绿色石化工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制度、新政策,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行业企业的主流技术、设备和管理规范等,开设: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导论、绿色催化过程、化工清洁生产、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和化工污染与治理等课程。

提高四年制高职教育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语水平,适应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化工新技术新工艺要求;强化专业知识的交叉性,如化工与机械设备、自动化等知识的交叉,管理学和信息化知识的交叉,使高职本科毕业生适应石化企业转型升级“一体化”复杂装置运行控制要求,胜任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复杂的岗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出版社及兄弟院校的合作联系,开发适合四年制高职本科层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

3.3.2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基于石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借助3D虚拟技术手段,模拟石化企业“一体化”真实生产环境,丰富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生产运行控制实践能力,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生产运行控制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途径,使校内仿真训练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通过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训练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目的,开设: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传质分离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化工DCS仿真操作与故障排除、化工企业生产岗位实习等课程。

3.3.3 打造“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通过岗位实习初步了解石化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和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以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工程兴趣和素质。从大二开始每一学期安排一周的时间前往化工企业认识实习、化工企业分析岗位实习、储运、外操岗位实习和DCS内操岗位实习。第4学年在“化工企业生产岗位实习”的基础上,实施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使学生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技术与就业本领,熟练应岗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4 培养成效

4.1 实行小班化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2016级本科班,实行25人一班的小班化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变成了学生讨论、教师听,教师从课堂的中心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学生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交流与思考的氛围里获得个体表达的自由与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以专业核心课《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为例,课程考核方式上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转变,大幅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课堂讨论、发言等表现点30%,课后作业是解决工程案例中的设备选型与计算占20%,期末考试占50%。一学期试下来,《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课程的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相比高职三年制同类课程考试通过率70%,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评教结果非常满意。

4.2 课程内容更加接近生产实际

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及高职专科教育内容,构建了网络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进行有机架构。理论教学重点体现工艺绿色化及基础知识领域的交叉重组,开发符合专业实际及生产现实需求的理论教材。实践教学中,秉承厚基础、强能力、重探究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虚拟现实与生产实习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网络,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专业技术能力显著增强、自主探究与创新思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将生产企业岗位实习与课堂学习有效穿插,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4.3 学赛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在教学环节中,将学科竞赛融入到平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以学带赛,以赛促学,将学科竞赛与实践内容有机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学赛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提高职业素养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如在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浙江省工业分析与检验大赛团体一等奖、宁波市“技能之星”化学检验工大赛荣获一等奖、浙江省高职院校化工生产技术大赛获团体一等奖。

5 结 语

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后的必然结果,其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试点院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内涵特色建设,推进教学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培养规格的分析,再针对其规格设置课程体系及毕业要求等,综合考虑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在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中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各方面的关系,增强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5]。

猜你喜欢
四年制普通本科岗位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情报站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四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检测与调整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浅谈学年制建设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