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和心功能的影响

2020-11-02 01:24黎金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彭 程,黎金雨,赵 云

(1.广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广安 638000;2.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遂宁 629000;3.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儿科,成都 61001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为病毒入侵心肌组织之后引起的心肌细胞变形、坏死、间质性炎症,近些年来该病症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且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1]。由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患儿家长忽视,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心肌组织损伤随之加重,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是猝死,所以予以积极的治疗尤为重要[2]。因病毒为诱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菌且尤以肠道病毒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尚有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等,所以临床常采取抗病毒治疗并辅之以营养心肌药物,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进展至重症阶段的患儿仍然较多,越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分析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和心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广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为(6.88±1.12)岁;病程为(7.35±0.25)d;致病菌类型:柯萨奇病毒B组42例、巨细胞病毒4例、EB病毒4例、轮状病毒3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为(6.84±1.17)岁;病程为(7.39±0.28)d;致病菌类型:柯萨奇病毒B组44例、巨细胞病毒4例、EB病毒3例、轮状病毒2例。纳入标准:(1)符合《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年版)》[3]且分期为急性期患者;(2)无本研究用药禁忌的患者;(3)入院前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年龄≥14岁的患者;(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3)恢复期、慢性期、后遗症期患者;(4)家长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的患者。两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分组比对。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营养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谢(口服辅酶Q10)、抗心力衰竭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心源性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利多卡因或异丙肾上腺素)、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或干扰素或胸腺肽)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495)按照10~15 mg/kg给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是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为1 mg/mL混合溶液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天1~2次,持续给药2周。

观察组患儿采取抗病毒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一致。1,6-二磷酸果糖(意大利福斯卡玛生化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100111)每次100~200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持续治疗2周。

1.3 检测方法

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采集患儿的空腹静脉血,采用日本日立医疗器械株式会社生产的3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同时间段利用迈瑞医疗生产的DC-35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心功能。

1.4 观察指标

选取心肌酶谱、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其中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心功能包括心率、每搏排血量、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包括口唇麻木、头晕、皮疹。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谱对比

治疗前两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每搏排血量、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疗程结束后两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口唇麻木、头晕、皮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对比[n=53,,U/L]

表1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对比[n=53,,U/L]

表2 两组患儿心功能比较 [n=53,]

表2 两组患儿心功能比较 [n=5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53,n(%)]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临床常见的病症类型,近些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但重症患儿较少,绝大多数为轻型患儿。目前已知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以下两大类:一类为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B组最为常见,其次尚有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另一类为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传染病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一般经由呼吸道传染,亦可以通过胃肠道传播[4]。尽管当前引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已经明确,但是时至今日尚无一种特效治疗方案,临床依然以卧床休息以及对症治疗为主,尤其是处于急性期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利于受损心肌组织的修复以及病情的康复[5]。药物治疗则是以促进心肌代谢和心肌修复的药物为主,包括服用维生素C、B族维生素、辅酶Q10等,有心律失常的患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是电复律、人工起搏器;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6]。一般情况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坚持用药治疗即可以取得理想的预后,由此所致的病死率极低。

由于病毒是引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菌,在病毒源源不断的侵袭之下使得心肌组织变性、坏死并伴有心功能减退,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直接对心肌组织造成损伤,中后期随着病情的进展引起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体液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肌组织损伤程度[7]。原因与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介导之下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心肌组织在缺氧状态下持续受到损伤,从而诱发慢性、持久性的心肌坏死或者是间质单核细胞浸润有关。故临床常常采取抗病毒治疗,时间一般为2周,在第1周时主要目的在于清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体内的病毒,阻断病毒对心肌组织造成的持续性损伤,为心肌组织的自我修复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第2周时进一步强化病毒清除效果,巩固治疗取得的疗效,同时促进心肌修复的药物能够对受损的心肌组织进行修复。已有研究证实抗病毒联合促进心肌代谢和心肌修复的药物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受到了医务人员的广为青睐并作为首选治疗方案[8]。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即便是采取该治疗方案,仍然有部分患儿病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进展至重症阶段的患儿不在少数,死亡患儿并非罕见,所以进一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1,6-二磷酸果糖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能够有效提高酶促反应,促使心肌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持续升高,以对抗缺血缺氧对心肌组织造成的损伤并稳定心肌细胞膜的平稳性。随着三磷酸腺苷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状态得到有效纠正,能量供给更为充足,钾离子的摄取能力大幅提高,刺激其释放出更多的2,3-二磷酸甘油,为其自我修复营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9]。同时1,6-二磷酸果糖还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给心肌细胞带来的损伤,大幅度增强心肌细胞韧性,纠正微循环障碍。此外,该药物还能够对心血管形成良性刺激,提高其收缩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鉴于1,6-二磷酸果糖具有多重作用机制且已经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工作中,故将其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无疑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涂娟娟等[10]在其研究中证实,采取常规治疗+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心率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每搏排血量、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6-二磷酸果糖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疗效。本研究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心功能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未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口唇麻木、头晕、皮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已有研究成果虽然在观察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却均一致证实1,6-二磷酸果糖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故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本研究认定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1,6-二磷酸果糖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加用1,6-二磷酸果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儿心肌酶谱和心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不失为一种优选治疗方案,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果糖的危害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