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2020-10-31 02:40:50蒙世佼任依王磊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试总成绩专业学位

蒙世佼,任依,王磊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学历教育的最高端,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整个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肩负着选拔临床医学人才的责任,直接影响着医学教育质量和高级医学人才的培育工作。2015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学〔2015〕5号)明确指出,自2017年起,全面实施“分类考试”,即“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科目分别设置”[1]。教育部印发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指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上述三门科目均为全国统考科目,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专业基础综合为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2]。国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差额选拔类考核,如何在庞大的报考考生中合理地挑选具有科研思维和临床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是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某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现状为案例分析,该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方式为全国统一考试和推荐免试,同时“全国统一考试(国考)+学校复试(校试)”又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选拔模式。本文尝试深入分析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与各科目成绩(包括初试和复试两阶段)的关联程度,探讨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的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某医学院2014—2018年临床医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剔除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后,共有389名统招考生成绩进行分析。其中,2014—2016年属于改革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业务课初试考试科目统一设置;2017—2018年属于改革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业务课初试考试科目分别设置。

1.2 研究方法

采用IBM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改革前后复试考生的基本特征分析采用χ2检验,改革前后招生考试各项成绩分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使用Excel软件建立灰色关联模型[3-4],采用的是谭学瑞和邓聚龙[5]所创的基于点关联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总成绩与各科目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其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1.2.1 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选择以“硕士招生考试总成绩”构成参考序列χ0,以“初试成绩、初试政治、初试英语、业务课、复试成绩、复试英语、复试专业、复试技能”这8个成绩作为关联因素构成比较序列χi(i=1,2,…,n),χ0和χi称为变量序列。

1.2.2 变量序列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不同,属于不同数量级的数据,数据量纲不一致。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往往需要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即对各因素的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使用均值化方法,分別获得各序列的平均值,用平均值去除对应序列的各原始数据,所得商即为均值化数列。

1.2.3 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求χ0与χi各对应点之间的绝对差值,再找出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

1.2.4 计算灰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根据关联度进行排序根据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公式如下:

参考数列为χ0={χ0(1),…,χi(k),…,χ0(N)},

比较数列为χ1={χ1(1),…,χ1(k),…,χ1(N)},…,

χi={χi(1),…,χi(k),…,χi(N)},…,

χn={χn(1),…,χn(k),…,χn(N)},

则曲线χ0与χi在第k点的关联系数ξi(k):

式中:i代表因素数列个数,1≤i≤n;

k代表各因素序列中的元素个数,即观察对象数,1≤k≤N;

ρ为分辨系数,通常取0.5。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硕士成绩基本情况

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初试阶段包含政治、英语和业务课。按照本案例院校的要求,初试成绩达到学校设置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以招生计划数130%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根据教育部、当地教育考试院和该大学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复试阶段包括外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采取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考核形式,以百分制计分,其中笔试形式是各专业单独命题、由学院进行集中闭卷考试;口试形式是在考生个人面试中由本专业高级职称专家组进行提问;专业技能是在模拟病人或模拟人上进行临床技能实战式考核。硕士招生考试总成绩(简称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及格60分)=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3×50%。其中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不合格者、复试科目单项不合格(英语、专业、技能)或总成绩未达到60分者不具有拟录取资格。

教育部和该大学公布的2014-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初试基本分数线逐年上升[6]。见表1。2014-2018年该院临床医学硕士招生复试平均分逐年上升。见表2。

表1 临床医学硕士复试的初试基本分数线 分

表2 临床医学硕士招生复试分数线和复试人数 分

2.2 招生改革前后复试考生基本特征的比较

改革前和改革后复试考生的基本特征比较,性别、学位类型、生源类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临床医学硕士招生改革前后复试考生的基本特征 n(%)

2.3 招生改革前后招生考试各项成绩的比较

该院临床医学硕士改革前后招生考试各项成绩比较结果显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初试成绩改革后均高于改革前,专业学位复试成绩改革后均低于改革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学学位复试成绩、科学学位考试总成绩和专业学位考试总成绩改革后均高于改革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临床医学硕士改革前后招生考试各项成绩比较

2.4 招生考试总成绩与各科目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按照专业学位、科学学位和所有考生,对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总成绩与各科成绩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个考核阶段相比较,复试成绩与招生考试总成绩关联度更大。在复试阶段中三门考试科目相比较,复试技能与招生考试总成绩关联度最大;而在初试阶段中三门考试科目相比较,业务课与招生考试总成绩关联度最大。见表5。

表5 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总成绩与各科成绩的灰色关联度

3 讨论与建议

3.1 灰色关联分析在“小样本”成绩分析的应用优势

研究生复试作为一种高层次人才选拔的模式,需要分析选拔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问题。由于大部分高校按照报考学院和报考学科分别组织复试,最终招生考试成绩的评价难免存在大量“小数据”和“小样本”。多因素分析常要求数据是有典型分布的大样本资料,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的几何结构来判断不同序列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7-8],不要求大样本或数据有典型分布规律,同时灰色关联分析又具有计算方法简便的特点,使用灰色关联分析非常便于分析生源少、小样本的学科或学院评价招生考试各项科目的合理性。同时为各个高校复试招生分析提供新的思路,按照不同学科或学院分别探讨以避免学校整体数据掩盖某一学科或学院复试操作的不合理。

3.2 招生改革前后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成绩差异显著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9]数据显示,近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考研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增加。中国青年报问卷调查显示,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均成为本科毕业生纷纷选择考研的原因[10]。本研究结果提示,考试招生改革对复试考生基本特征分布影响不大;对于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初试成绩的提高可能与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有关,初试笔试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重视并认真复习初试的考生才可能有机会参加复试。

由于本科生招生规模扩大,部分院校师资比例不足;临床毕业实习与硕士招生考试时间重叠,毕业生不得不挤占毕业临床实习时间来复习初试笔试;医患关系紧张和法律法规要求等现状,使毕业生临床实践不足,临床技能得不到培养[11-13]。上述均可能是导致改革后初试成绩提升,但复试技能成绩下降的原因。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社会居民对高水平医疗的需求,该院逐年加强复试难度来选拔优秀医学人才,专业学位复试成绩的下降也可能与此有关。

3.3 临床医学硕士招生考试模式的合理性

临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对临床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充分考核,才能保障医学人才考核方式的合理性。本研究分析结果提示,复试成绩、初试业务科目和复试技能成绩关联度更大,即复试综合能力、临床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与考生能否录取关联更密切,体现了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既往研究从理论上评价“国考+校试”招生模式具有公平性与科学性[14]。本研究为“国考+校试”合理性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说明了复试工作的科学量化在招生工作中非常重要,不能单纯从初试的笔试成绩来判断考生的优劣,也间接强调了面试工作在选拔优秀人才方面的重要性。

3.4 建议

医学教育应以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为重,医学人才选拔更应加强对职业素质和临床技能的能力考查。临床能力考查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影响当前医学教育培养质量的短板。临床医学教育应重视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的锻炼。

研究生复试相较初试选拔更为复杂、难度更大。为保证复试工作顺利进行,应强化复试考核,回归导师的学术权力,同时防止导师独断,应充分发挥导师小组或学科专家组在复试考核中的作用,利用本学科的导师资源来合理设计考核形式和内容,科学化和规范化地选拔人才,提高选拔质量。

猜你喜欢
初试总成绩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科学大观园(2022年8期)2022-05-18 19:59:26
运用心理学定律管理班级初试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体育科研(2016年5期)2016-07-31 17:44:26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见美女
飞镖比赛
飞镖比赛
读写算(上)(2015年25期)2015-09-10 1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