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优化大学生生命教育内生态系统结构,要运用关联性原则,协调好生命教育系统内外的各方关系;运用整体性原则,发挥好生态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关系的合力;以实效性为原则,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运用动态平衡性原则,建构开放的生态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内生态系统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系统包含一个良好的、起支配作用的“内生态”系统和一个良好的与之和谐共存的、不可或缺的“外生态”系统。内生态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者即授体、受教育者即受体、课程即客体等三者的势能,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外生态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群体的生命素养和其周围的环境对大学生生命素养的影响所组成的有机体。
一、运用关联性原则,协调好生命教育系统内外的各方关系
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同其他系统,如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统之间联系紧密,且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大系统中,内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必将影响其最终的教育成效。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与内外部环境及其他系统之间的这种关联性,并能准确把握这种关联性,大学生生命教育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大学生在接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方面有关生命本质探索与阐释的挑战。生命教育尽管渗透在各个学科里,但它们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侧面或一个补充,不能因此而忽视或轻视专门的生命教育。学校应该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突出生命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并主导各个学科中有关的生命教育。只有这样确定关联、分清主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使生命教育既能把握本质内容,又能生动鲜活地开展起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效果。
二、运用整体性原则,发挥好生态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关系的合力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就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说,就涉及辅导员、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员等许多教职员工。授课教师通过课堂知识的传授渗透生命教育,其他教职员工则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和工作示范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党、团组织及其他学生社团组织、班主任更是这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终成效是这些综合因素合力的结果。为了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成效,我们必须系统地看待这一工作,即从整体上思考这一教育过程。
从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出发考虑,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牵头、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主导、全校教职工广泛参与的综合生命教育系统。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把传统教育中常用的如课堂教育、社团活动、板报宣传、报告会、交流会等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如博客、专题网站、论坛、QQ群、飞信等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占领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同时,确保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更加突出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实现党团组织的作用。我们还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大学生生命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三、以實效性为原则,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
首先,用主体间性弥补主体性。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它主张抛弃传统的主体—客体的生命教育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及教育双方间的互动,尊重受体的主体性。
第一,是其多元主体性。多元主体中,它不仅注重授体、受体间的平等交往和互动关系,而且还将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外生态中的家长、社会公民视为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生态系统,使其功能更加强大。
第二,注重受体与授体之间的交互性,把授体和受体双方同时作为生命教育 的主体,达到相互影响、渗透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而且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当一个沟通的接受者,就获得扩大的改变的经验。一个人分享别人所想到的和所感到的东西,他自己的态度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1]交互性承认受体和授体之间存在着特殊性和差异性,所以注重授体、受体通过平等交流,阐明自己的观点,相互理解承认,最终获得双方共同认可的具有普 遍 性价值的真理,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增强客体对受体的实效性。教育的方法要具有灵活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自身特征;注重少灌输、多指导。授体应把教育目标与方法结合,以使大学生有更文明、高尚的行为为教育目标;把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行为场景,提升行为的影响力。总之,提升客体对受体的引力作用,增强客体的感染力等是增强大学生生生命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之道。
四、运用动态平衡性原则,建构开放的生态教育生态系统
生态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的过程。系统具有从无序到有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辩证的否定过程。这一理论为人们认识各种系统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解决复杂系统的复杂事件提供了新思路。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是一个难以定量的多元函数,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思想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与之相适应的生命教育工作也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在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到各系统变化发展趋势、活动方式,更要探讨大学生对生命意义、价值认识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其变化。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尽管是复杂的,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善于在变化中了解大学生、掌握其变化发展规律,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系统的动态平衡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从动态中认识系统发展的动力、方向和规律,从而实现系统的良好动态平衡。
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中运用动态平衡性原则,既要能看到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系统内部和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情况,又要根据变化了的系统内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生命教育工作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既定的功能目标。动态平衡性原则要求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辩证否定,保留、吸收好的传统、经验、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现行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拓展,在改革中拓展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拓宽了空间和渠道。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手段和载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利用,增强网络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比如开通“心灵驿站”、“生命之友”等网站,诠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延伸生命教育工作的长度和宽度,增强生命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因此,大学生生生命教育生态系统要想实现效应的最大化、最优化,必须要以开放的姿态始终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保持沟通和交流,借以利用外界的先进的生生命教育资源、管理与技术手段,整合有效的相关因素,以满足高校及大学生的生生命教育需求,从而占据有利的生态时空位置,实现生态系统内部各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关系融洽,使生态系统在动态发展中求得平衡,并与时俱进地朝着健康方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月.
[2] 崔勤勤,系统论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3年11月.
[3] 曹建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路径的建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月
[4] 杨振峰,大学生命教育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10月
[5]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M]. 人民出版社,1990:6.
作者简介:葛君梅(1977-)女,吉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