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利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系统梳理了德育工作经验,制定了“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落实方案”,对未来学校德育发展、完善德育体系有了新的考量。
学校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育人主渠道有机结合,构建了德育课程体系(见下图):
通过课程化管理,使德育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提高德育形式为德育内容服务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学校的“德育工作指南落实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课程育人与活动育人有机结合并实现体系化
学校注重全员育人,学科教师注重深挖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和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内容有所依托,自成体系。
1.德育内容充分融入学科课程
学校重视学科育人价值的挖掘,在学科课程中充分融入德育内容,其中,以思政课和英语特色课程的效果最佳。
思政课回归生活,遵循学生生活逻辑设计教学活动,活化德育内容。思政课教学特别强调按照学生生活的逻辑进行,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思政课特色自主学习活动——说时事,打开学生看世界的窗口;时事评论,开拓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时事专刊,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引发不同层次学生将思政课所学运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分析之中。在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促进学生学思践悟,推进知行合一。学生们在思政课堂上深刻理解道德原则、法律条文的由来与意义,奠定一生道德生活的基础。
英语课程注重文化对比学习,培养学生“人类共同体”大视野。每逢重大传统文化节日,英语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关节日文化的介绍,指导学生制作英文宣传海报,组织学生进行双语朗诵比赛等,增强文化自信。学校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节,英语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中外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将各项德育内容融入其中。
其他课程也根据课程内容全面融入德育内容。例如,科学类课程特别注重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其他人文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2.活动育人目标有层次
德育包含高标、基准和底线三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德育重心放在哪儿,是有文化差异的,也是有年龄差异的。初中阶段德育的重心逐渐移向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道德规则背后的道德原则,到了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引导青年学子去思考和探讨各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所包含的人类道德理想。我们设计的德育活动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成长。例如,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的德育目标,高标起激励作用,基准起指导作用,底线起约束作用。
3.课程与活动中的德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
规范化:制定《学生手册》,建立底线;细目化:对学生提的要求要近一点(离实际生活近一点)、小一点(以小见大)、实一点(具体明确、可观察);序列化: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每个年级都会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去抓德育。例如,初一年级是小初衔接、入学适应、学法指导等,初二年级是青春期交往、情绪管理等。
文化育人与管理育人有机结合显性化
1.让文化育人“看得见、摸得着”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建设“阳光书吧”,以书香润泽心灵,并增设宣传栏,供各年级各学科、学生会各部门轮流使用,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加强班级环境建设,每个班内增设公共书架,倡导课本以外的阅读爱好;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让网络文化建设有所依托。
2.让管理育人“有制度、有温度”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理念植根教师心中。学校通过开设青年教师和青年班主任培训班、组织专家讲座及外出参观等活动对教师进行直接教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板报、班刊等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国旗下讲话、青年党校、主题教育活动等使教师不断提升认识和思想境界。
发挥制度约束的力量,让教师遵循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依法执教。学校有一系列制度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引导教师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培养能驾驭自我情绪,谦逊平和,有能力团结同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教师。学校通过班主任研讨会、拓展活动、心理辅导课等,对教师进行情感关怀,帮助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平心静气地与同事、家长以及学生进行沟通,学会关怀彼此。
实践育人与协同育人有机结合常态化
学校实践教育的开展,需要方方面面的资源支持,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以常规联系奠定亲师互信。学校鼓励教师根据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这种日常的联系中、在不断的沟通中,家长和学校也建立了更多的教育共识,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以仪式性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关键期成长的突破,如十四岁集体生日的亲子通信活动,毕业典礼家长见证成长,亲子拓展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在仪式性活动过程中,亲情自然地涌动,家长、孩子的感情在集体氛围中得到有效表达。
以家长学校促进家长的成长,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成效性,我们办了家长学校,定期请专家开展培训。
学校还借助社会力量,深化拓展德育。学校定期聘请法务、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對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聘请科研院所人员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聘请礼仪、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强大的家长、社会力量支持下,学校的实践教育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榜样,具体而不抽象。在一次次筹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各种典礼、艺术体育等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老师治学的严谨和做事的周密;在远足过程中,教师亲身示范何为坚持和互助;在春游中,学生看到老师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在“五节”的筹备过程中,学生看到老师的奉献与智慧、团结与协作;在“四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后的总结分享中,学生看到老师的感动、听到老师的感悟。
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常态化。在集中学农教育以外,校内还有学生种植箱、承包绿地等,供学生进行农业园艺劳动实践。在集中学工教育以外,通用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学校食堂也为学生提供做饭等劳动锻炼机会。
学生志愿服务包括校内服务和校外服务。校内志愿服务包括日常校园秩序维护、食堂服务、卫生清扫及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服务等内容。校外志愿服务包括利用假期、周末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助残等活动。
我们将继续秉持“沉静内修,致真思远”的校风,着眼未来,开展“积极德育”,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打造“积极育德”的德育体系。激发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积极践行之,使他们的言行水平至少高于道德底线,使他们处于品德健康的状态。强健其道德“体魄”,指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帮助学生成为道德上注重“保健锻炼”的人;引领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兴趣高雅,素质高超”的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