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推进策略

2020-10-30 10:01孙加利吴国天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高校体育

孙加利 吴国天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推进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和总结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范围、特征及优势,通过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认为体育教学类APP推广应用初显成效、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普及率较高、网络化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但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从高校、体育部门和教师三个层面采取推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信息化技术 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57-03

教育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并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共享,其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其内涵是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信息数字化和教学方式现代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为十项重大任务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本文试探讨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和推进路径,回答“为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计算机、手机客户端、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手段”“目前的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如何”和“如何推进信息化教学”等热点问题。

一、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范围、特征及优势

从文献综述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30年来体育教育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的电化教学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互联网兴起之后开始出现网络教学,再到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手機端APP应用、智慧课堂等,给教育带来一场场变革。参考发达国家K-12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和案例,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技术主要包含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运动类APP的使用、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和网络化体育宣传教育四个方面。

体育教育信息化在技术上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其一般依托在数字化电子设备基础上,系统性能可靠、执行标准统一;大部分高校目前基本实现网络覆盖且对师生免费,保证体育信息资源随时共享,在活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人际交流合作;多媒体设备持续升级,各种技术应用令教育虚拟环境更为贴近真实场景。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属性体现在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上。开放性打破了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垄断,教育变成社会化、终身化和自主化的公益事业;共享特征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广大学习者共同分享,优质的海量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是指信息技术促进人与人(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是人和机器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使得教育者、学习者完成人与人、人与机器合作的特定任务。

高校体育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速度优势,获取信息的速度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面授教育方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网络高速度传播很大程度节约了信息传导成本;二是信息质量优势,互联网系统使得学生可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令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步得到提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信息成本优势,共享教育使得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使用的学生越多,成本就越低;四是信息交流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模式,实现交互性教学,网络交互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释放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二、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实地走访广西区内5所高校,访问其业内专业人士10名;并随机发放100份问卷,对教学主导者体育教师(含体育部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良好标准。

(一)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上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快速发展,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纷至沓来。教育部在2017年、2018年共认定了1291门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在国内知名慕课平台如“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均有大量体育类课程供广大师生免费学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9.6%的体育教师采取了基于信息化技术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而有58%的体育教师对于此类在线课程不了解,对于课程信息化建设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一是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尚未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大影响”,未能从政策上指导和规定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不思变革。据了解,2019年广西教育厅下文开展广西本科高校教师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行动,要求高校将学习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从而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补充这方面的知识。这也说明政策导向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理论课程,体育课以大量技术动作学习、室外课程为主,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以静态为主,与体育课程所要求的动态环境不相符,因而对于此类信息化变革较为排斥。

(二)体育教学类APP推广应用初显成效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支付的重要工具,大量的APP(手机应用软件)用于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而且能监控管理学生的课外运动。调查显示,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在教学和管理中使用APP。例如,一款叫“运动世界校园”的APP,可以记录、统计和监控学生的课后跑步的数据,一些学校的体育部门要求每学期每名学生完成100~120公里不等的跑步总里程,并按照比例计入学生的体育成绩。这一方案解决了大学生课外锻炼难以组织、无人监督、场地不足等问题。数据显示,参与跑步的大学生的体质尤其是耐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此类APP应用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体育教育信息化技术在APP上应用的典范。

(三)利用社交软件(手机应用)发展体育教育普及率较高

信息化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利用社交媒体促进学生学习、交流反馈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其延伸了传统课堂,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微信和QQ是当前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微信或者QQ。从使用程度上看,大部分教师还处于初级水平:构建班级的学生QQ群或者微信群,主要用于学生的管理、信息的发布和一般的教学交流反馈;小部分教师进阶到中级水平:教师有意识定期推送相关教学内容、分享精彩教学视频,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吸收参与学生的建议;极少数教师进入高级水平:更为系统地利用社交平台,例如构建教学微信公众平台,QQ个性化教学空间,辅助微课的制作、视频的拍摄、资料的整理等,将教学内容系统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定期定时通过QQ视频在线教学辅导。对于少数未曾使用社交软件的教师,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年龄偏大,均为50岁以上,他们很少使用社交软件。

(四)网络化体育宣传稳步发展

体育宣传工作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在推动校园体育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高校体育宣传带来革命性的飞跃。调查数据显示,85%的体育教师对于所在学校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体育宣传工作感到满意。互联网兴起时,以学校官方网站为主体引导舆论方向,抓住学校具有新闻价值的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达到宣传体育、推进体育工作的目标和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各种高科技产品充盈着学生生活,手机移动端的用户在2019年已经超过PC端用户2倍之多。借此机会,移动端自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学校官方、体育部门开始借助博客、微博发声,大学生社团、各种体育协会均有自媒体,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自媒体的主流,官方的体育政策、新闻咨询、体育报道借助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快速传播,形成一个巨大的宣传网络,覆盖在校的每一名学生。

综合现状调查结果,学校体育信息化改革运用跑步类APP取得不错成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普及度较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但是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和推进策略。

三、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推进策略

(一)学校层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学校领导尤其是主抓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的分管领导应主动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动态及革命性影响,主动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本校的总体规划,做好全校各专项信息化发展的深层设计和总体框架,并且针对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实施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设定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基于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长周期的研究项目和基地,进行教学信息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平台,突出重点,涵盖各学科,实现整体协同发展;二是组织全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水平;三是规定全校各院系每年推出一门网络精品课程或者线上教学课程,重点提高专业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四是落实教学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不仅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通过奖励形式鼓励各院系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来;五是学校网络信息建设相关部门给予视频拍摄服务等技术支持,提供视频拍摄设备和模拟教学环境,协助解决网络课程制作剪切等技术问题,弥补专业课教师网络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体育部门层面

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高校体育部门墨守成规,对于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反应较慢,处于学习政策的阶段,并没有落到实处,有关建设往往流于形式。体育部门应强化落实措施,一是要聚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阻碍教学、管理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与管理中寻找突破口,推动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形成适合本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二是引进有关得到各界好评的、技术成熟的在线课程平台、跑步APP、校园体育管理系统等。例如“运动世界校园”APP给高校体育带来重大变革,成功经验值得在各校推广。三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以融合信息化技术为特点的课程与教学法的培训班,或者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班,鼓励他们参加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功力。四是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学业绩、年终考评体系,对于参与各级别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研项目给予考核加减分。五是推广优秀信息化教学案例,通过部门内部同行互听互评课的形式,组织教职工旁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程,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应用典型,从而推动全部门教职工朝此方向共同进步。

(三)教师层面

体育教师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目前走在前列的是那些首先改变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实信息化教学模式产生一定冲突,尤其是体育室外技术教学与室内的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但是多方面研究证实,信息化教学与体育课程并不冲突,可以成为其有效辅助手段。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观念,对于信息化教学技术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主动学习和掌握新型教育技术理论。其次,提升自身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借鉴在线课堂等多门体育课程,查找网络上现成教学资源,逐步进阶到自我拍摄、编辑教学视频,制作适合自身教学的微课,建设自己的教学平台,实现“人人有空间”,并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在线互动、网络研讨、指导学生学习和监督课后锻炼,将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成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的主战场。

总之,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信息化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体育宣传稳步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普及度较高,学校体育改革运用跑步类APP取得不错成效,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高校、体育部门和教师应积极研究改进措施和推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0-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0-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3]刘珍,黄爱峰,曹烃,刘林.国际K-12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9(1).

[4]赵海波.我国体育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时代逻辑与路径选择[J].沈陽体育学院学报,2020(1).

[5]雷敏.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17(3).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19A033)

【作者简介】孙加利(1981—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吴国天(1978— ),通讯作者,男,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高校体育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