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莉
【摘 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介入导管室采取常规护理期间(2018.3-2019.3)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加强护理管理期间(2019.4-2020.4)11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履行职责、专业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导管室加强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
现阶段,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项技术以广泛应用于神经、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各科室的治疗当中,这就对介入导管室的護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治疗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医院感染,这一类感染直接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的身体健康以及恢复质量[1]。因此,加强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对改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以2018.3-2020.4期间介入导管室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介入导管室采取常规护理期间(2018.3-2019.3)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加强护理管理期间(2019.4-2020.4)110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年龄均在24-67岁之间,平均(44.3±1.3)岁;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2018.3-2019.3期间,我院介入导管室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2019.4-2020.4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规定,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医生、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对介入导管室医生与护理人员日常消毒以及临床监测工作。对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24小时内将分析结果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对与感染患者接触的家属及护理人员进行检查,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2]。
(2)定期对介入导管室的物体与空气进行消毒,监测室内物表、空气细菌浓度等相关指标。医生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对植入器材做好登记并严格管理。
(3)控制介入导管室内的医护人员人数以及参观手术人数,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培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可继续上岗[3]。
(4)护理人员在介入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术前皮肤准备,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对症处理。
(5)叮嘱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家属注意自身状况,若出现发烧、感冒等情况则避免来院探视,防止来访人员将病菌带入医院进而引发患者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x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履行职责、专业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结果显示,对照组有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4%;研究组有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0.9%,X?为4.6698,P为0.0306,研究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侵袭式操作、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检查与治疗过程中有致病微生物入侵等。如何控制并预防发生医院感染已成为临床医学界重点研究的内容。我院以2018.3-2019.3以及2019.4-2020.4期间介入导管室治疗的110例患者为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履行职责、专业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介入导管室加强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参考文献
刘继娟.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25):126.
张月秋,伍晓杨.介入中心导管室护理中采用目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9).
单惠萍,张佳淇,方艳红,等.综合性管理对介入导管室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027(0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