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角色造型在儿童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

2020-10-28 08:42戈珊珊
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文创产品儿童

戈珊珊

摘要:探寻越剧角色造型在儿童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弘扬越剧文化,实现对儿童教育的德育功能。从儿童生理与心理认知角度出发,探讨儿童文创产品设计出发点,结合越剧角色造型特点,通过图形进行符号化再设计,使之与儿童文创产品相结合。以越剧四个剧目中人物造型为基础,设计开发几款儿童文创产品,增加越剧文化传播传承的可能性。越剧人物造型与儿童文创产品的结合是弘扬我国越剧文化的有益探索,希望为传承越剧艺术提供帮助。

关键词:越剧;儿童;文创产品;角色造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028-03

Abstract: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Shaoxing opera role modeling in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promote Shaoxing opera culture,andrealize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gni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ldre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s'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haoxing opera,it redesigns throughgraphic symbolization,so that it can be combined with children's cultural and creativeproducts.Based on the characters in the four plays of Shaoxing opera,fourchildre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r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Shaoxing opera.The combination of Shaoxing opera character modeling and childre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s a bene?cial exploration to carry forward Shaoxing opera culturein China,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inheriting Shaoxing opera art.

Keywords:Shaoxing opera Children Creative products Role modeling Design research

引言

越剧发源于江南、兴盛于江南,江南山水的清丽澄明赋予越剧表演细腻柔美的艺术特点。宋光祖在其《越剧剧作论》中指出,“越剧,它不是粗浅的初级艺术,也不是精深的高级艺术,而是一门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剧这门大众艺术对公众的宣传、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开始减弱,并逐渐被其他文化娱乐方式代替。针对这一现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戏曲进校园”课程等,越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培养。从短时间来看,越剧传承需要培养壮大越剧表演队伍,尤其是儿童演出队伍;从长时间来看,还需要广泛培养儿童对越剧的兴趣,增加儿童越剧观众的比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增加儿童对越剧文化的兴趣,最便捷的方式便是设计开发儿童越剧文创产品,寓教于乐,弘扬越剧艺术的德育魅力,从而传播传承越剧文化。

一、儿童文创产品设计分析

儿童文创产品,即儿童文化创意产品,顾名思义,其设计必然少不了文化的因素,越剧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儿童有显著的德育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基础,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来源。儿童文创产品恰好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它以儿童的隐性需求为出发点,即客观存在、但却未知或未能描述的问题,也就是文化因素在文创产品中的作用,儿童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综合儿童生理因素、心理发展、认知状况等多方面考虑。

(一)儿童生理及心理认知发展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心理认知呈阶段性发展。儿童成长发展一般经过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虽然进入每个阶段的儿童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阶段是现实存在不可跳跃的,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1]儿童阶段思维能力极其活跃,是兴趣培养、智力开发的良好时机。

1.    儿童生理行为分析:学龄前儿童(一般3-6岁)生理及行为的发展为后期成长奠定了基础,学龄前儿童大脑发育迅速,身体重心下移,身体越来越稳,动作平衡能力越来越强。从未分化的非随意性动作逐渐向分化的随意性动作发展,从不准确逐渐向准确发展,从单个动作技能向复杂动力变化的动作系统转变,为进行动作学习提供了基础。[2]这一时期儿童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开始学习用筷子吃饭、写字画画等活动;此外,还可通过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提高儿童的注意及认知,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以增强儿童再认能力和回忆能力的方式提升儿童对外界的认知。

学龄期儿童(一般6-12岁)身体成长较之前偏向缓慢、规律,在此期间,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发育完善,协调能力提升,精细运动得到发展,这也是家长老师鼓励儿童进行体育、艺术活动的根本原因。此时,儿童可以不必依靠实际动作而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其思维开始呈现可逆转性,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前后变化,进入具体运算阶段。

2.    儿童心理认知分析:学前期儿童认识事物仍局限于表面,不懂得推理和分类,但已开始掌握图像、手势、形式和声音等多种符号的意义,这也是婴幼儿时期后对几何形体知觉认知的进一步探索。此时儿童的注意多是无意识的,分散性较高,所以好奇心较强。学前期儿童可以区分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在色彩偏好上,他们更青睐明度、纯度较高的暖系色,尤其是红色系列,这恰好与越剧温婉柔美的风格和红妆形象相吻合。

学龄期儿童身体机能基本完成,认知系统也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儿童空间知觉得到发展,可以通过不同的图形产生联想,有研究发现,儿童对圆形具有优先把握特权,能够从不同形状中优先挑选出圆形,这也是儿童早起绘画大量运用圆形的原因。这一时期能够自主控制注意的变化,能够运用策略记忆和推理事情,做事更有计划性;其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与自我评价相联系的自我意识开始产生,可以有效地调节自我情绪;社会比较能力也快速发展,可以利用同理心理解他人。

(二)儿童文创产品的设计出发点

儿童产品创意性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易于儿童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地满足儿童需求的产品,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3]由于生理行为、心理认知的发展与限制,儿童文创产品开发需要满足特定要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益智性、趣味性三方面。

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其操作性和教育性,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开发适于儿童操作使用的产品,同时,还要设置一定难度,通过挑战树立儿童的成就感。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的存在意义,在儿童文创产品开发中更应该注重其文化性的挖掘与体现。

益智性是儿童产品的显著特征,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是培养兴趣爱好、开发智力的关键。儿童在这一阶段有较广泛的好奇心与兴趣点,若在此阶段通过文创产品积極引导儿童,顺势培养对越剧文化的兴趣,无疑是越剧文化传播传承的有效方式。

趣味性是儿童文创产品开发意义的升华,儿童的注意力较易分散,通过造型、符号、色彩的多重艺术刺激可以有效增加文创产品的趣味性,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如图1。

二、越剧角色造型分析

越剧行当主要有六个,即小生、老生、小旦、老旦、小丑、大面,俗称越剧“六柱头”。越剧角色形象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整体造型柔美、清新,对其造型分析需要从服饰与化装两方面入手。

(一)越剧的服饰

越剧的服装改革一直围绕“优美抒情”这一独特风格不断进行,在传统美学的神韵基础上融合了现实主义精神,打破旧的衣箱制。越剧服装历史革新大胆、新颖:第一,越剧服饰材质上,放弃惯用的、反光较强的缎子,改用强吸光的乔其纱、绉、珠罗纱等材料,突出表现轻盈、柔美之感。第二,越剧服饰色彩上,用色少用原色,多用间色,以互补色为主,突破了“上五色”(红、黄、蓝或绿、白、黑)和“下五色”

(粉、绿或蓝、紫、香、湖)的规范。色彩搭配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表现其韵律美。第三,越剧服饰纹样上,不同于京剧繁复、浓烈、粗犷的纹样表现,转为突出简练细巧、素静淡雅的江南美感。根据不同人物身份绣动物、花草、文字、八宝、回纹、云纹和几何纹等纹样,并加以耐性处理,采用团花团寿或散枝、绣花边等,纹样工艺主要采用刺绣方式,强化了柔美雅致的江南气韵。[4]第四,越剧服饰款式上,破除旧框,不再局限于传统戏曲衣箱的垂直H形造型,改为参照古代仕女画特色,采用胸腰收紧、突出人体曲线美的服饰形制,并融入云肩、飘带、丝绦等加以装饰,为越剧艺术融入了细腻的江南气息。

(二)越剧的化装

越剧化装改变了传统的头饰搭配,除部分传统戏、折子戏仍沿用贴片子、梳大头的形式外,大部分借鉴了古代女子发式的特点,以古装头套为主。头饰采用正凤或对凤为主,边凤插戴两旁,再用如意、单凤和步摇等装饰。[5]面妆上改水粉化妆为油彩化妆,以“三白妆”代替脸谱,化装形式更为写实。[6]越剧配饰主要以明代款式为主,后有项链、玉佩等配饰进行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越剧的化装设计与表演中写实与写意的风格相一致,学习电影、话剧化装自然、柔和的优点,融合传统水粉化装中色彩鲜明的长处,形成生活自然与艺术夸张相结合的整体风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三、越剧角色在儿童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一)越剧角色提炼设计

本次设计从越剧角色造型出发,主要以小生与小旦为设计原型,在设计上通过将人物造型几何符号化处理,运用便于儿童识别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础图形对越剧四个人物角色进行再设计,通过对人物头部与服饰特征的设计体现越剧中人物的社会性与艺术性,最终实现越剧人物造型与儿童文创产品的融合,如图2。

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角色设计提炼: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梁山伯的角色为书生,又称儒巾生,人物身着绣有散枝图案的青色花褶子及地,头戴秀才巾。设计使用不同圆形组合成整个盔帽外形,两侧为上翘,下挂长条坠穗,通过图形的大小变化增加节奏感,去繁从简,将盔帽上的装饰图形进行归纳总结,以长方形及类似回形的图形概括表达。面容上主要表现眼部的上翘红妆,服饰以斜大襟褶子衣外形为主,不再增加内部装饰,整体形象呆萌可爱,突出梁山伯儒雅俊美、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形象。

2.    《莫愁女》中徐澄角色设计提炼:越剧《莫愁女》以明朝永乐 年间为背景,男主角徐澄的角色是一重情重义的世家小生,他身着圆领素色及地褶子衣,束紧身腰带,头戴盔帽,缀光珠、耳子,垂飘带,整体形象正义端庄。设计上表现人物正面形象,运用图形加以概括,以组合排列的方式表现盔帽装饰,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整体形象一方面表现官宦人家的阶级地位,另一方面突出人物命运的厚重感。

3.    《天雨花》中左維明角色设计提炼:越剧《天雨花》讲述的是巡按左维明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故事,左维明的角色是善恶分明的官生,身穿及地帔服,头戴镶玉学子巾,有花绣,自帽顶至两侧有头硬作为装饰,人物形象刚正不阿。造型设计上简练概括,以体现帽型为主,运用少量图形加以装饰,服饰突出表现帔服特征,对开襟,长及地,整体表现徐澄的正义形象。

4.    《碧玉簪》中李秀英角色设计提炼:越剧《碧玉簪》中李秀英 为旦角人物,她身着浅色女帔,头饰采用越剧中较少采用的梳大头程式头面,贴片子,缀珠花,整体表现李秀英的身份地位。设计上以圆形为主,表现头饰的珠花凤钗,装饰较为繁复,这也是人物社会性的表现,服饰为对开襟女帔,整体形象以头饰为主,造型温婉可人,突出李秀英温柔贤惠的角色特征,如图3。

(二)越剧角色与儿童文创产品的结合

通过对越剧人物造型的设计,将其与儿童文创产品相结合,本设计主要针对学龄期儿童,由于学龄期儿童已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因此设计中更注重其精细运动的发展练习,从而强化自我感觉,增强自信,赢得社会尊重。

1.    越剧角色的儿童折纸书签:越剧角色的儿童折纸书签主要从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出发,以角色提炼造型为基础,设计儿童切实可操作的产品,在产品中加入色彩元素,在增强儿童的色彩感知能力的同时,帮助其理解越剧背景、角色、人物性格等内在文化,具有功能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如图4。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能够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因此,本设计融入逻辑思维考量,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步骤规划,包括裁剪、折叠、粘贴等一系列精细运动,制作可由家长或小伙伴共同完成,利用协同互助发展儿童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自己制作折纸书签,可以提高儿童精细运动的发展,同时增强对越剧文化的理解;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实用物品,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图5。

2.    越剧角色的儿童沙画:越剧角色的儿童沙画以越剧角色图形化造型为基础,在图形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儿童的色彩辨别能力与整体画面掌控力,具有功能性与益智性。本设计制作需要儿童左右手相互协调配合,对其未完全发育的大脑具有很好的协调促进作用,沙画制作中流动的沙子从本质上满足了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帮助儿童发挥潜力和智力。整个制作过程可以培养儿童的耐心和毅力,使其在调节忍耐中接受艺术熏陶、培养良好品格。最终成品的展示也有助于儿童建立信心,体会实践的乐趣,如图6。

3.    越剧角色的儿童卡片:越剧角色的儿童卡片以越剧四角色为设计原型,特别之处在于角色人物半立体化。学龄期儿童已开始有目的地模仿成人行为,书写卡片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书写传递祝福,使卡片在儿童间相互流通,一方面增加了越剧文化的传播,使更多儿童关注越剧艺术,符合产品使用的功能性;另一方面立型人物形象不至于呆板,符合儿童使用的趣味性,如图7。

结语

越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教育意义,对儿童的德育价值不言而喻。越剧中的人物造型是戏曲艺术的文化浓缩,也是社会历史的真实映照。越剧角色造型在儿童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一次尝试,也是传承戏曲文化、培养戏曲接班人的一次努力,希望为未来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基金项目:江苏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南京竺派越剧数字化博物馆”(D2018-06-006)。

参考文献

[1]   徐守超.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2012.

[2]   徐守超.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2012.

[3]吕艳红,任文营,张鑫韬.我国婴童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07(04):118-119+121.

[4]   韩燕娜.互联网+视阈下越剧服饰的创新传承[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8,47(03):35-37.

[5]   韩燕娜.互联网+视阈下越剧服饰的创新传承[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8,47(03):35-37.

[6]   张晓妍,孙莹.论当代江浙戏曲人物造型设计改良创新的多元化发展——以昆曲和越剧为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02):67-76.

[7]汤文成,李嫱.儿童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研究[J].设计,2017,30(22):102-103.

[8]毓鑫,曹玉姝.布艺拼贴在儿童插图艺术表现方式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6,29(3):136-137.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文创产品儿童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