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2020-10-28 16:06:22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马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阻塞性肺部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马倩

随着经济发展,空气污染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预测,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病率高达40%,致死率位居全球第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威胁患者健康[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程较长,仅在出院前的护理服务无法全面的改善患者病情,因此现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6~75岁,平均(63.58±4.30)岁,试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3岁,平均(63.56±4.32)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研究对象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排除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有护士长担任组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案;②出院前护理,患者在院期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及家属做疾病健康宣讲,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复式呼吸,指导患者进行胸部物理疗法正确咳痰;③出院后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服药情况,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特别是吸入药物的用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饮食、运动指导。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采用SF-36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改善情况试验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n=45) 自我责任 自我护理能力 疾病知识了解 自我概念对照组 39.52±4.21 26.39±3.98 27.38±4.26 27.18±4.18试验组 43.37±4.45 35.03±4.62 33.64±4.85 34.78±4.92 t 4.216 9.505 6.505 7.897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改善情况试验组SF-36评分为(78.94±8.95)分,对照组SF-36评分为(68.39±8.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及气促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不能自主穿衣,活动后出现气促现象,患者丧失日常活动能力[2]。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现代医学由传统的“疾病为中心,治疗为目的”转变为“改善生活质量,利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目的从改善症状,降低肺功能恶化率外,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院内的护理延伸到院外,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在院外仍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照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延续性护理患者自我责任、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了解、自我概念的ESCA评分均较高,整体SF-36评分也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易反复,恢复时间长、疗效不稳定的特点,需要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继续规范化治疗和护理,通过延续性护理,规范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旨在强化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提供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阻塞性肺部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