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10-27 08:17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515300李怀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活动性动脉血消化道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515300)李怀波

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通常采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或针对性治疗方式,出血控制效果良好,但仍然会有部分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后存在活动性出血情况,无法有效控制出血,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针对此种情况,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1],将放射介入治疗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或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情况,提高止血成功率,保障其生命安全。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80例2017年1月~2019年6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我院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相关研究,借以探讨分析放射介入治疗在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患者均来自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6月,共计80例。入选患者年龄介于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51.22±12.39)岁;男女患者例数比为46∶34;出血病因: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15例,上消化道肿瘤10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12例。准入标准: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②纳入患者存在呕血、黑便、血压下降、乏力等症状,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见附表;③患者均经内镜或检查确诊;④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造影剂过敏者;④精神或心理障碍者。此次研究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全体患者均常规禁食、补液,静脉滴注予以80mg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12h/次;静推予以250生长抑素后,微量泵250维持给药(静滴)。对于常规内科治疗后仍持续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予以放射介入治疗:全体患者均应用飞利浦DSA血管造影机FD20行血管造影,以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消化道血管造影;对造影过程中发现的可疑之处以及可疑出血点行超选择性或选择性插管造影;筛选出血点的可能供血血管,明确出血动脉,以弹簧钢圈、明胶海绵、PVA颗粒(依据血管大小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至出血停止为止;栓塞后对出血动脉及其他血管性造影复查,确认出血动脉闭塞,造影剂无外漏。术后留置导管,2~3d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消化道出血情况,若观察期内(术后2~3d)患者再次出血,可行二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消化道活动性出血量及止血情况(成功、失败),同时对其出血复发率进行计算。消化道止血成功判定标准[3]:成功:介入治疗后,患者呕血和(或)黑便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及血压水平稳定,大便颜色正常,肠鸣音恢复正常。无效:介入治疗后2~3d,患者仍存在呕血和(或)黑便症状,且血红蛋白水平持续下降,血压不稳定,肠鸣音异常活跃,失血性周围循环状态未见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后继续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值、卡方值作检验,若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见附表。

附表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2.2 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量 据研究数据显示,本组患者经放射介入治疗后的消化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量(360.17±80.99)ml少于治疗前的(930.36±200.11)m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 本组患者止血情况及出血复发情况 经放射介入治疗,本组80例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成功止血的患者有76例,止血成功率为95.00%,止血失败的患者有4例,止血失败率为5.00%;此外,本组患者止血成功后,仅出现1例出血复发患者,出血复发率为1.25%。

3 讨论

放射介入学是一门将临床治病与影像诊断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即借助影像设备的引导监视作用,通过经皮穿刺途径将器械或导管插入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及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按技术可分为两类,即血管性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放射介入学,本研究所用放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血管造影栓塞疗法)就属于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一种。动脉血管造影栓塞疗法是指经特制的或原血管造影的导管将栓塞物送至靶血管内,再行出血治疗的技术,适用于治疗溃疡病、外伤性脏器出血、肿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脏器出血,常用栓塞物有明胶海绵、自体血凝块、不锈钢圈、PVA等。

笔者在本研究中应用了上述治疗方式为患者止血后,取得了如下结果:经放射介入治疗,本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量明显较治疗前少(P<0.05);与此同时,本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5.00%,出血复发率则为1.25%。对于上述结果,笔者分析其产生原因为:动脉血管造影栓塞疗法具有创伤小、诊治合一、安全性高等优点,且当机体常规出血量>0.5ml/min时,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漏症状,从而迅速确定出血部位及其病变性质,进行有效止血,缩短止血时间;动脉血管造影栓塞疗法利用栓塞剂栓塞出血点的供血动脉后,可明显减少机体动脉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力,进而减缓血流流速,促进血栓形成,加快凝血,最终实现减少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量、控制出血的目的。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明胶海绵属于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栓塞剂之一,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组织及器官,疗效确切;弹簧钢圈则属于永久性栓塞剂,X线无法将其穿透,因而能够在透视下实现精准放置,此外,弹簧钢圈一般用于栓塞大动脉分支,术后容易建立侧支循环,存在复发出血的可能。但笔者认为,首先,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虽存在出血复发情况,但其复发率较低;其次,患者放射介入手术止血的成功,为其争取了治疗时间,即便其发生二次出血情况,也会因为血管栓塞治疗后出血量较前减少、出血速度较前下降,从而使患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为后续的外科手术治疗争取治疗机会。除此之外,孙湛博[4]、赵年[5]等通过回顾性研究表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情况,成功挽救其生命,且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胃肠道坏死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放射介入治疗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段,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情况,使患者症状、身体状态恢复至平稳状态,可见疗效显著。此外,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患者仅出现1例出血复发现象,说明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活动性动脉血消化道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