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巢青年”社会现象及引导策略

2020-10-26 06:56陈超何文静朱小梅
文存阅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

陈超 何文静 朱小梅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青年群体的奋斗,青年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社会各界对外来青年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也就越来越高。一二线城市迅猛发展并呈现强大虹吸效应,将许许多多的追梦青年聚集在这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社会现象——空巢青年规模日益扩大。发掘这种社会现象的内涵、特征,探索面临的挑战及归因,引导青年理性认识“空巢”这一社会现象及社会心态,培育青年积极健康的心态,激发“空巢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持续奋斗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关键词:空巢青年;价值引导;社会支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离开家乡,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与发展,单身且独自居住。于是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空巢青年”,一经出现就成为了社会热点,是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后又一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空巢青年”具有单身居住、背井离乡、独立自主等特征,其形成原因是广泛的。化解“空巢青年”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曾这样说过:“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將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青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0岁~39岁的独居青年数量已接近2000万[2],“空巢青年”的规模依然在不断扩大,“空巢青年”问题已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空巢青年”的概念及特征

(一)“空巢青年”的概念

国内“空巢青年”一词最早出现在2008年关于“青年空巢族”的一则报道中,当时这一概念主要是指那些由于找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学校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2016年,从一部“为空巢青年发声”的心理电影《妄想症》开始,“空巢青年”这群“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社会新人类”,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正在经历的事业、情感等生活考验,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此之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也纷纷聚焦“空巢青年”这一种特殊群体。

学术界比较认可的“空巢青年”的定义是: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打拼,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受过高等教育,但缺乏工作经验,租房独居的单身青年。

(二)“空巢青年”的特征

学界关于“空巢青年”所具有的特征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1.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综合素质较高,拥有相对体面的工作。

“空巢青年”们远走他乡、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到大城市闯荡,这也是“空巢青年”群体形成的客观条件和重要因素。绝大多数“空巢青年”拥有着本科以上的学历,由于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往往都掌握了某一种专业知识或技术。这些年轻人毕业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生活理想与现实追求,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希望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打拼。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综合素质较高,拥有相对体面的工作是“空巢青年群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独立意识较强,对各种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空巢青年”的主体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较强,他们对各种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是“空巢青年”的重要特征之一。

3.自尊自信意识较强,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追求。“空巢青年”愿意到城市独自闯荡,不懈奋斗,就是为了能够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从而获得亲友以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思想观念的核心就是自尊自信观念的支撑。“空巢青年”群体认为,只要能够在大城市努力生存下去,就一定能够在那里创造出一番事业。因此,自尊自信意识较强是“空巢青年”群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4.独居令他们缺乏感情寄托。“空巢青年”由于远离家人独自居住,虽然表面是看起来若无其事,积极向上,但实际上内心容易出现孤独、焦虑、迷茫、失落感和挫折感等负面情绪。多数“空巢青年”会经历到爱情与事业上的双重考验,因此,“空巢青年”群体不仅仅是“空巢”,还存在着“空心”的特征。“空巢青年”涌入北上广深等“巨无霸”城市,是现实中的“人”基于生存的低阶需求向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阶需求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寻求精神满足的内在呼唤。物理空间的孤独很容易蔓延到心理空间,“空巢青年”除了身体无法融入城市外。更为突出的是精神层面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3]

在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空巢青年”面临着父母的期望、工作职位晋升渠道狭窄、长期独居缺乏情感寄托、居住条件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青年独居生活的危机。

二、“空巢青年”的成因解读

“空巢青年”社会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婚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使得“空巢期”成为一部分青年个体适应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

(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也出台了各种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就业机会更多,越来越多的青年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涌入大城市,因此“空巢青年”的群体日益壮大起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青年愿意选择留在大城市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较好,能够给青年人创造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婚姻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之中,人们提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随着政策和生活条件的转变,晚婚晚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加之社会的发展使得结婚生子需要更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使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在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与想法,他们更加愿意先独创出一番事业,为婚育创造更好的基础。因此,婚育观念的转变使大城市的青年单身独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三)个人发展特定阶段

青年是由年少无忧向成熟稳重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会选择离开父母外出独自闯荡,从青年人离开家乡打拼到他们找到伴侣的这一段时间,就形成了青年人的“空巢期”,这种时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人生发展阶段,这也是他们由群居到独居、从依赖家人到独立生活的过渡阶段。虽然在这一段“空巢期”青年人会面临孤独迷茫,但是这也是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自立自强的条件。所以说,“空巢青年”是特定人生阶段发展的产物。

三、“空巢青年”现象的引导策略

“空巢青年”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所带来的人口流动因素,也有青年人群自身社会认知方面的问题,化解“空巢青年”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政府、家庭、个人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具有群居性特点,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离不開社会关系的延伸与收缩,只有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青年个人要努力进行自我调整

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空巢青年”想要改变生活状态,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让“空巢”不“空心”。关键路径在于矫正“空巢青年”的心理偏差。首先,“空巢青年”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通过丰富自己的生活缓解压力,为自己的内心创造愉悦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要用正确理性的心理认知看待“空巢”现象。要增强信心,将艰难处境转化为动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政府要给予“空巢青年”群体相应的帮助

政府是帮助“空巢青年”最重要的主体,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空巢青年”最实际的帮助。当前,政府应针对“空巢青年”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空巢青年”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要落实保障性住房供应,减轻“空巢青年”的生活压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缓解“空巢青年”在大城市中的就业压力;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让“空巢青年”在城市中安稳发展。

(三)企业高层要换位思考,加强对“空巢青年”人性关怀

对于“空巢青年”而言,他们接触最频繁的人就是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是他们在这个城市的圈子范围,单位要换位思考,加强对“空巢青年”的人性关怀,尽可能理解“空巢青年”的行为和情绪,缓解“空巢青年”的心理压力。

(四)家庭要给予更多关心。

父母、家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一方面,在事业上要给予支持。“空巢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打拼,说明他们有着一定的追求,家人要给予“空巢青年”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支持他们追求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当“空巢青年”创业或者生活遇到困难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生活上要给予关心。“空巢青年”离开父母到城市打拼,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候需要有人安抚、鼓励。作为“空巢青年”最重要的“靠山”——父母,要定期、不定期与“空巢青年”联络,通过电话、微信等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苦闷,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了青年梦想的引擎,但是我们需要针对青年人更多的“托底”之策、“筑梦”之策。“空巢”更是几代人的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我们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制定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打通青年上升、发展的通道,让青年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新华网.2013-05-0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张艳斌:《自由抑或风险:个体化视角下“空巢青年”的双重面向》载《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贺武华,雷姝.“空巢青年”的特征、成因及其“实心”化引导.[A].江西社会科学.2020.

[6]保虎.从“巢空”到“心实”:新时代我国“空巢青年”问题再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8.

作者简介:

陈超(1988—),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何文静(1999—),女,汉族,甘肃通渭人,陕西师范大学,本科,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朱小梅(1998—),女,汉族,云南富源人,本科,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
惠州市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社会支持研究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研究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