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冬梅
摘要:合作式学习方法源于美国,目前也已经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广泛流行。根据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也在素质教育大大浪潮中广泛流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合作式学习方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效率;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合作学习方式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涵,探究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进行任务的布置,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集体评价机制。
一、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中分组意识不够浓厚
由于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紧,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好多教师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合作学习的运用。但是,好多高中课文需要合作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精神的把握。比如《茶馆》一课,里面有各种社会地位、各种性格的人物,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利用话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精彩的部分表演出来,这样才能充分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深刻把握全文。然而,不少的一线教师任然以自己的授课为主,没有能够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体会,这就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低下。
2、教师在课堂合作式学习中角色定位不当
教师在课堂合作式学习当中应当为引导者,在学习过程当中适时适当加以纠正。可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成分过多,没有能够把学生带到活动中来:一方面,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当方面进行了课堂的规划、参与,可以说是异常自导自演的话剧。而学生只是成为教学活动的傀儡,把合作学习从形式上演示了一边。这种状况造成学生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主体地位,也很难真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干预过少。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仅仅把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就任凭学生自己发展安排,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纠正。这就造成在其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的人存在。这样,学生只把探究式学习当成放松时刻,也就注定这堂课成为失败的一课。
3、学生缺乏合作式学习技巧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的性格大多以自我为主。缺乏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意识,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如果出现意见的分歧,很容易造成矛盾。另外,分组合作有相互的配合也有小组间的竞争。如果不能科学利用这种竞争,容易造成学生间的攀比、仇恨,反而对班级管理造成负面的影响。
4、分组不合理
在目前的课堂分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老师按照课堂任务和学生座位临时分组。这种分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小组的整体水平。那么,就会造成各小组水平不一,讨论探究的程度也很难达成一致。所以,及时整个课堂气氛看起来很热烈,其实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二、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1、培养教师课堂合作學习的意识
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承担的是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就如同划船过程中的掌舵者,他只负责航行的方向,而不负责划桨的任务。浆永远是留在学生的手上,学生占有学习的主动权。多以教师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进行课堂活动过程的策划,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合作探究,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其过程中可以对重点问题进行操练。另外教师又是课堂活动的维持着,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掌控大局、把握活动进行的节奏、维持课堂秩序。这样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给学生创设了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也能保证课堂的大方向不出现偏差,保证课堂效率的取得。
2.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作素养
首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倾听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会倾听就能够有效从同伴口中获取有效信息,也能够从教师口中获得准确的命令。另外学会倾听以后,也能够准确辨别其它同学的意见,判断自己活动的对错,从而取长补短弥补自己问题的不足之处。
其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能够把自己的见解清晰、明了地讲述出来,给其它同学有效的信息。所以说表达能力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有时候有的学生心中有对问题的看法,但是他们不能够大胆的表述出来,或者说出来以后让其他同学理不清思路,造成课堂气氛压抑、烦乱。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教给他们表达思路,围绕表达的主体步骤进行详细、准确的论述。
最后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其他同学对问题的见解不能盲目听从,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在问题有分歧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据的分析。另外要能够大胆对其它同学遗漏的问题进行补充。这样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加热烈,课堂探讨更加积极、有效。
总之,合作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形成师生间、生生间全方位、多层次、对角度的交流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个探讨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育科技出版社,2001.6 第一版.
[2]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