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发挥该学科领域的文化功效,使我国的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又前进了一大步。随着人们对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数学文化经典被编写进数学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发现数学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发展历史
引言: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象征。人类文化可以分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弘扬文化精神也包括科学文化范畴中的数学文化。随着德国数学家海尔布罗纳的《世界数学史》和法国数学家蒙蒂克拉的《数学史》在1742年和1758年的相继提出,标志着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诞生--数学史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学史话题成为国内外各学校学生的必修内容,进而提出了数学史素养概念,凸显数学文化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数学早期发展历程
萌芽时期的数学文化包括古埃及数学、古巴比伦数学、古希腊数学、古印度数学和中国数学等。以金字塔建筑为代表的古埃及数学文化在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基于对“量”的认识,逐渐建立了“数”的概念;而古印度也自公元前8世纪起,渐渐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相比于其它文明,古希腊对世界数学文化发展的贡献非常多的,从其他文明中吸收大量有价值经验的基础上,也创建了很多自己的文化,对数学文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抽象概念就是他提出的,并将其应用在数学的数形结合上,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数学被人们推向了科学的高度。除此之外,《几何原本》和《圆锥曲线》也是古希腊数学家们的杰作,其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牛顿和M.克莱因等人的称赞。
二、数学文化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材包含了很多内容,像名人名言、生活现象等。很多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常会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姑且不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它是数学与文字相结合的产物,比如,大文豪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好比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再如,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芝诺对学生说:“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所掌握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也就是说,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一些。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这些都是数学文化的表现,他们对激励和教育学生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也很多,比如大雁成群结队的在空中翱翔,但它们永远只排成“人”字形,且角度永远都是110度左右;大树根部横切面的圆圈数代表它的年龄;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代表四季,52张扑克牌又代表一年有52个星期等等。
三、数学文化渗透的思考
现代教育教学更强调数学的使用价值,人们通常把数学视为一种工具,这种思想从小学就已经开始蔓延,并呈现出无限扩张的趋势。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发现,为了强调数学的实用性和实现生活化教学,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会涉及到生活事物,虽然这也是一种渗透方式,并且从目前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在无形中束缚住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试想,古时期的数学家们也没有如此丰富的教材和名师的指点,那他们是怎么发明出一个又一个的定理和公式的呢?往后数,像欧拉、高斯这样的数学代表人物,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来传播数学思想的呢?
作为科学文化的代表,数學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并不是靠书本教育就能实现的。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从来就没有过科学。”也许有人质疑:“我国的四大发明不算科学吗?”从专业角度分析,四大发明最多算是科技,科技与科学的关系就像是物质与精神,我们长期用别人的思想和精神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物质,即便这些物质性价比非常高,但也仅限于物质层面。从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继承和传播的角度看,在小学教育阶段过分强调数学的使用价值,会让一批又一批孩子变成数学的工具。当前教学方式是,先灌输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然后让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通过鉴赏成熟的“数学作品”,来让学生主动发现“作品”中的数学元素,然后引导他们去注意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要求学生参照相同性质的原理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今中外数学家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文化的传播对数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引经据典和数学语言两方面着手,会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世界如何变化,真理终究是真理,文化始终是文化,它不以当代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教育方针的改变,终究会沿着文化传播的足迹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韦清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47.
[2]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