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情境体验式”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2020-10-26 06:58杨丽群
教师·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境体验实践策略数学教学

杨丽群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情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并根据实践研究,从情境内容、组织形式、选择等方面梳理出了“情境体验式”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情境体验;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一、问题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数学)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发展。由此看出,幼儿园数学教育要将情感的发展放在首位,应注重对幼儿数学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提倡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课程背景下,不管是课程还是课堂教学,都应当是基于幼儿经验的、满足幼儿情感需求的,数学课程的构建必然也是立足幼儿、回归幼儿生活、回到数学教育本身的过程。而“情境体验”这一平台的搭建,正是在生活、游戏、数学课程教学、幼儿经验之间找到了桥梁。

二、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的问题表现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对情境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也能注重创设方法的多样性,但多数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包大揽,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组织情境教学时,更多地关注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教,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教学情境内容、形式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很多教师在设计情境课堂时并未考虑幼儿现实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对课堂有一种生疏感。如有些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内容的选择、形式的设计根本不符合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无法体验到其中的情感。

(3)情境教学重“境”轻“情”,出现“去数学化”现象。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我们提倡把认知和情感相融合,使体验和感悟相统一。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准备的材料过于花哨,且幼儿没有参与前期的材料准备,导致情绪过于兴奋、注意力分散,忽略了课堂本身内在的问题学习情境的创设,出现“去数学化”现象。

三、“情境体验式”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表现,我们提倡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入情入境、亲身体验中习得数学知识。

(一)策略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情境体验教学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它强调的是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营造积极、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耐心观察幼儿,读懂幼儿的对话,使教师 “一言堂”,变为 “群言堂”,让幼儿的思考在“对话情境”中调整,在追问中丰富,在反思中深刻。

一次数学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回答、操作时,总使用这样的语言“我们一起想想,肯定可以解决”“我们听听其他组的意见”“你能说说理由吗”……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却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尊重,发挥了陪伴、参与、鼓励的无形引领作用。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自然愿意把教师当成学习的伙伴。活动结束,我们看到幼儿操作娴熟、想象力丰富、数学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锐;而园内另一位教师在另一个场合也上了这节课,内容、形式都一样,但是效果却大打折扣。我们研讨比较了两位教师的上课状态,发现后一位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双手环抱身体,和幼儿交流时也站得笔直,总是用“嗯,我赞同你的观点”“听清楚老师的意思了吗”……这样的主观性语言,让幼儿没有思维拓展的空间,没有和他人交流的机会,教师更像是一个评判者。所以相比之下,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创设会带给幼儿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二)策略二:情境内容选择,立足幼儿生活

1.捕捉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元素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数学课程的构建必然源于生活又回归幼儿生活。教师应在园内一日生活中巧妙地融入数学知识,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点心时间,教师请各组统计组内需要分发的杯子数量,问:“和你们组的人数相比,这些杯子是多了、少了,还是不多不少?”幼儿答案不一,教师起身在幼儿身边边走边用手指点,和幼儿一起确定准确的人数。师:“哦,平时这一组有10个小朋友,但是今天思琪、小微和于畅没来,所以我们需要几个杯子?现在我们有10个杯子,我们的杯子是多了还是少了?”接着其他组的幼儿也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自己这组的杯子和幼儿数。师又问:“如果明天思琪、小微来上学了,那我们这组需要多少杯子呢?”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了在生活中如何正确点数物体、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

2.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我们提倡在环境中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发挥隐性课程作用,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互动,自然而然地體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我们幼儿园班级门口经常会见到这样一张可反复操作的统计表,上面有幼儿来园时段统计(8点前、8点到8点半、8点半后)。幼儿来园时需要自己看窗台的时钟,将自己的照片插入相应时段一栏。这样幼儿就可以统计今天早到、迟到和请假的人数,男生、女生来园数。同时表上还有值日生管理任务,这不仅能让幼儿学会认识时钟、分类统计,还能提示他们不能迟到,也方便教师管理。

3.数学课程内容选择、设计贴近幼儿实际生活

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以数学领域关键经验为抓手来设计情境,将幼儿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成课程内容。例如,动车票上的各种数字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信息,它们分别代表座位号、价格、列车号、出发时间……因此,我们就生成了大班数学活动“动车票的秘密”,幼儿在“坐动车”的情境中,探究动车票上各种数字的秘密,了解不同数字代表的意义,感受生活中数字的有用及有趣。

(三)策略三:“情境体验式”教学组织策略

1.巧用趣味、生动的游戏情境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借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游戏,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规则和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大班数学活动“捉迷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很喜欢“捉迷藏”这个游戏,无论是“躲”还是“找”,都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感。因此,我们将“玩”与“学”巧妙融合(即将原本游戏中“随意躲藏”改变为“有目的地躲进两栋房子”,而且每次捉迷藏的方法都必须不一样)。在游戏情境中,幼儿自然地运用“数的组成”经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即有目的地猜测红房子、绿房子里小猫的数量),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2.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体验情境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丰富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用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探索与交流,让幼儿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参与,在不断发问、反思中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案例: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中,两个幼儿都用筷子给桌子测量并记录,测量完后,其中一个幼儿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用筷子量桌子要量六次,而他却要量七次呢?”面对质疑,教师问:“怎样才能知道谁对谁错?有没有谁也是用筷子来量的?发现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另一个幼儿说:“老师,我也是用筷子量的,但我量了六次半。”问题冲突越来越激烈,这时候有幼儿说:“让他们再量一次。”最后大家通过比较观察发现,用类似筷子的工具测量时,要量一次做一次记号,这样最准确。教师问:“你们还有问题吗?”在教师的鼓励和幼儿不断的体验下,活动中产生了越来越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如:量的过程中如何做记号更科学?为什么量同一张桌子用筷子要量六次,用吸管却要量九次?测量工具不同,测量方法一样吗?……活动中,教师认真倾听幼儿提出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质疑,让幼儿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实践,逐步解决测量問题。

3.创设充满探究性的操作体验情境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幼儿在和各种操作材料的互动中,更能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在创设区域数学活动时,我们要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把握数学学科不同类别的关键经验,来准备可供幼儿产生思维碰撞的操作材料,将数学知识内容融进材料操作中,并设计不同层次的玩法,以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操作需要,促进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认知水平发展,使其获得探究体验。

操作情境更能激励幼儿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操作情境。例如,在数学活动“自然测量”中,师幼共同收集了生活中熟悉的材料:筷子、书本、吸管、积木等,整个活动教师不用多说,幼儿通过和同伴的操作探索、观察发现,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当然,在操作情境中,通常要渗透一些“挫折体验”,幼儿只有在不断尝试失败、解决问题中才会养成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品质。教师要做的是细心观察幼儿,和他们一起做一名学习者,鼓励他们大胆发问、表达,逐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到在操作情境中学习的成功感。

(四)策略四:把握“情境体验式”教学的适度性

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精心准备、设计、善用情境,做到“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境交融”。师幼的“情感”是贯穿于所创设的“境”之中的,整个课堂应活跃又有序,注重幼儿情感体验与数学认知的获得。情境创设要避免泛滥和超高,有的教师在一个活动中创设了多个情境,结果幼儿关注的只是情境活动本身,不是数学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原有认知水平,立足幼儿情感发展,灵活运用得体的情境,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臆造情境,更不是用的环境材料越多越好。总之,所创情境要始终为“数学教育”服务,回归数学本质。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张 丹.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陈 青.快乐学数 智慧玩数——“幼儿思维数学”游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吴正宪,范存丽.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情境体验实践策略数学教学
创设有效情境体验之“四要”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