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020-10-26 07:08黄志华
新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配律乘法笔者

黄志华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应用意识和相应的应用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这一命题,结合教学实践,重点从四个层面阐述和探讨相应的实现路径。

一、改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按照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关注点,即学科教学与学生个体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小学生个体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价值维度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主体的实际生活,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从本质上而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值得学科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落实“先学后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相应的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思路和理念。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内容后,笔者先给学生出示如下问题:小红去文具店买东西,圆珠笔和笔记本的单价都是1.5元,小红买了2支圆珠笔和3本笔记本,小红应该付多少钱?有学生先将所有的物品单独用乘法计算,再把得数相加得出最终结果。笔者进一步抛出疑问: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解题。如此设计教学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和价值:一个方面是可以切实地在数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联系,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够为提高知识应用做好分步引导。

二、构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广泛的,而主题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依托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学习能力强、中、弱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让每位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讲授“乘法分配律”的内容,笔者在导入新课并且讲授完乘法分配律的基本运算法则之后,带领全班学生解决几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算法则并且懂得基本的解题过程。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难度相同的练习题,每一组练习题包含多道不同解题方式的题目,让学生按照提前分好的数学小组,抽选一组练习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合作完成习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小组里面的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让已经懂得乘法分配律的学生用速度和正确率来刺激学困生,让学生在合作当中学到新知识,明白乘法分配律本质上是一种简便的運算形式。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乘法分配律的条件是什么?在ab+ac=a(b+c)这一等式中,a作为一个不变量是关键因素,笔者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引导学生注意a作为不变量在运算中的重要性。这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巩固知识,再通过讲解运算定律的注意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小组探究意识,也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得更加透彻。

三、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给教学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应善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和其他教学资源,并通过合理的整合和设计突出教学重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好奇心,以养成善于、敢于质疑和应用的精神。

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笔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于圆形面积的探讨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剪拼探究圆的面积,但学生在操作中由于无法等分剪切无法拼成长方形。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把圆分成16等份及32等份,都只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这几次的电脑演示,并借助多媒体的闪现功能,笔者边操作边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分得越细,拼成的形状越接近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学生还发现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面积是不变,可是周长就变了,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多了两条半径的长度。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顺畅地进行,学生也更加牢记圆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随后,笔者出示这样的一道题:把羊拴在木桩上吃草,已知绳子的长度是5米,你能求出羊吃到草最大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回答说,解题难点在于羊吃到草最大的面积是一个圆形,这个圆形的半径是5米。可以发现借助现代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领悟了极限思想和数学的转化思想,也培养了应用意识。

四、改变课后作业形式,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在课后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传统课后作业布置的大多是练习题,这些并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反而将学生的数学视野局限在数学课本之中。因此,教师要学会改变课后作业的形式,拓展学生应用数学的场景,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如在教学“乘法”后,一般的书面作业让学生觉得无聊,因此笔者安排实际的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购物,付款时问父母是怎样计算结果的。父母告诉学生,将单价和数量相乘便可以得出应该付款多少。之后,父母在购买下一种物品时,让学生计算物品的总价格。学生完成购物体验后,第二天在课堂上纷纷交流各自的体验,讨论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这样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学习方法,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借助实践经验,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与书籍中的相关练习相比,在实践中的知识应用促进学生更加牢固地记住知识,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探索意识与知识应用意识;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分配律乘法笔者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老师,别走……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