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红梅
摘 要 学困生是指一群认知能力发育情况不够理想,且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普遍低于班级平均水平,而这就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比较差,难以集中精力学数学。如此,学困生则会进入负面学习循环状态,时间一长,便有可能会影响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及時训练学困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困生减少错题资源,初步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自信。本文将从利用可视化工具展现题目信息、通过动手操作降低审题难度、借助角色表演展现题目内容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提升学困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审题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180-01
客观来讲,数学学困生的理解能力是比较差的,他们在解析题目内容时,经常会因为不够敏感、不够细心而误入解题陷阱,无法确定具体的解题方向,所以只能简单应付差事,由此出现解题错误,难以达到班级平均应试水平。如此,数学学困生则会丧失积极学习心理,也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可想而知,如果数学学困生无法全面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那么是很难跟上教学进度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来调整审题训练形式,使其准确抓住题目的关键条件,由此迁移数学所学,为正确解题做准备。
一、利用可视化工具展现题目信息
部分数学学困生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基本原因便是数学知识十分抽象,需要经历抽象的逻辑思考才能被其内化、吸收,而数学学困生却并不具备自主内化数学概念的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学困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中心的,所以要想训练数学学困生的审题能力,那么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尝试利用可视化工具来展现题目条件,由此引导数学学困生观察具体图形,使其由此分析数量关系与空间结构。如此,则可初步优化数学学困生的审题思维。
比如,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小学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也经常会由此设计应用题,而学困生在路程类题目中的解题错误很多。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路程问题时,笔者就会引导学困生借助画图工具来展现题目条件,使其通过画线段、切割线段的方式来表示路程,自主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合理建构关系等式,灵活利用除法知识、乘法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通过动手操作降低审题难度
常规的小学数学解题活动需要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但是却很少组织学生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实验操作,原因是动手实践活动比较浪费时间。但是,数学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较差,单一的文字阅读很难使其产生解题思维。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可组织数学学困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使其根据题目条件展现相应的动手行为,由此引导学生把握题目信息。
就如在“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学中,针对数学学困生,笔者就设计了一些单位填空题与单位转换填空题。比如,让学生填写一根铅笔应该是15( )、学生课桌的长度为50( )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这些数学问题。而且,为了填写正确的长度单位,笔者还鼓励学困生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去测量具体的实物长度,使其根据动手实践经验确定最贴合实际的长度单位。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使其准确审题、正确解题。
三、借助角色表演展现题目内容
角色表演是一种模拟类游戏,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并不主动,缺乏能动性,也因此无法积累有效的审题、解题经验。但是,直观的角色表演活动却可让数学学困生准确分析题目条件,使其快速把握设问方向、解题技巧,使其自然而然地产生数学认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角色表演活动来训练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将客观单一的题目条件转化为动态画面,由此优化数学学困生的审题能力。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些计算题、比较金额单位的题目。但是,学困生的直观认识并不充足,对文字、数据也不够敏感,所以笔者就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动,使其按照题目的具体内容演示付钱、对比金额大小的过程,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内化数学知识。实践证明,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学困生也能较为准确地理解题目内容,而且直接可以通过操作活动得出题目答案,使其正确解题。这就可以很好地优化学困生的解题态度,使其能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接着,笔者也及时肯定了学困生的解题行为,且为了避免让学困生产生繁重的学习负担,也会适当减少作业习题数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审题能力可以切实改善他们的解题行为、学习效果,使其自主归纳有效的数学解题技巧,有利于重燃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一些直观且生动的趣味活动来训练数学学困生的审题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题目条件,积累有效审题、解题经验。
参考文献:
[1]黄玉芬.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63-164.
[2]王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师,2018(S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