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 朱天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变迁,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因此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功能作出了新定位,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政治方向。
一、新时代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意义
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了以政治逻辑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趋成熟的集中体现和根本反映。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首次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2019年1月3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提高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由此可见,政治属性、政治功能及政治能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范畴和重要内容。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是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严密体系。党中央是大脑,是顶梁柱,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战略性地位,是确保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否能够得到切实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因此,突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指向。
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使命。彰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因此,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民群众的关切上来,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新时代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根本价值旨归。面对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结构的重大變化,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一是基层党组织利益表达与聚合能力弱化。当前基层社会面临利益分化加大、利益矛盾频发的严峻挑战。基层党组织把大量精力用在了完成经济、城市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考核指标上,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回应不足,化解群众利益矛盾办法不多,由此加剧了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疏离。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民主治理功能虚化。部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政治参与、协商民主存在认识误区,不会协商、不愿协商、不敢协商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人民群众的政治效能感普遍不强,主动参与民主协商的意愿不够强烈。
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的现实需要。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变迁,基层党建创新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调整和重塑的重要理念。在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具体实践中,新理念、新领域、新机制不断涌现。这些可贵的探索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优势意义重大。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突出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突出政治功能不够,造成了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是组织体系网络覆盖面还不广,党组织政治功能辐射存在“空白点”和“薄弱点”,尤其是新兴领域党建相对滞后薄弱。二是党员干部本领不够过硬。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年龄断层明显,影响了基层党员队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基层党建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但活动设计往往脱离群众实际需求,缺乏鲜明的问题导向,经常陷入“自弹自唱”的窘境。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新时代内涵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指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政权运行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政治方面的价值和功能。随着党所处的时代方位发生历史性转变,应当赋予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相应的时代内涵。
巩固和扩大党的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核心内涵,是党的基层组织对基层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现象的积极影响力,主要体现为基层党组织把控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就是要加强党在基层社会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尤其是面对重大形势和任务时,基层党组织要能够迅速动员和有效组织广大群众,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序管控,顺利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政治任务。
加强党员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多元价值交融、各种思潮激烈交锋,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功能必须与时俱进地深化优化,有效提升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增强党性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塑造健全党员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提升党的政治整合效能。政治整合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础内涵,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整合功能包括党内党外两个向度。党内整合的基本要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约束和激励基层党员干部,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党外整合功能则主要面向基层社会,通过健全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及时将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有效地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同时积极主动化解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
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引导民众制度化政治参与,是实现基层善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基层社会由人民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质和重大实践。基层党组织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功能就是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引领人民群众进行制度化政治参与,增强政治效能。
三、新时代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具体路径
對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来说,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强基工程。必须紧扣政治功能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一是牢固树立政权意识。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巩固党在基层权力结构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性作用;要坚决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在基层得到切实执行。二是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的要求。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是一个辩证统一有机整体。政治领导本领是执政本领中的首要本领。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的历练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领导本领,切实发挥其在政治方向、政治价值、政策取向等方面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基层社会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迫切需要牢牢掌握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的实效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在日趋激烈的思想领域的交融、交流、交锋中提高政治鉴别力。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向人民群众进行政治纲领的大众化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恪守社会主流价值,广泛凝聚力量和共识。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主动调整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规律,跳出以往的单向度思维定势和碎片化实践创新,坚持以思路更新来推动基层党建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二是灵活创新基层党组织覆盖模式。要依照党员的群体性特征、产业链分布来构建以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区域化组织体系,着力消灭“党建空白点”,实现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驻地党建的全面联动。要合理分配基层党建资源,激发党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和党建服务点的三级服务平台工作活力。三是善于激发基层党员的内在动力。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规律和要求,拓宽与社会接触的广度,厚植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深度,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善于同群众打交道,学会在工作中培育党的组织威信。
全面扩大基层党组织代表力。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注重收集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利用自媒体、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让人民群众、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汇聚成最可靠的民意。二是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积极扩大基层民主,鼓励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从而较好地将人民群众整合进现有政治体系,形成基层民主与国家民主良性互动的合力效应。三是优化服务群众的路径。服务群众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应有之义,始终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之中。广大基层党组织要认真总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区域化党建、网格化党建过程中的丰富经验,聚焦新时代基层广大群众的共同目标、共同诉求、共同利益,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强化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高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新时代强化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障。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思想从严、组织从严、作风从严、制度从严、纪律从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微权腐败”“蝇贪”、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等问题,构建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二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健全政治录用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建立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强化基层党员队伍的自我更新能力。有效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通过严格的执纪和问责倒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纪律意识,逐步把党的纪律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三是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及时扭转基层领导干部错误政绩观,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从而释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精力活力,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XT1961)的阶段性成果〕
(唐震: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朱天潇:南通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