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华
今年以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1月下旬开始,我们用不到20天的时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确诊病例长三角四大中心城市中最少、患者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防控成绩。2月中旬,我们率先实施“防疫+”工作机制,两个星期实现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在全国率先以电子券形式发放3.18亿元消费券,稳步推动城市服务业复苏。3月下旬,我们重点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创造性启动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加快补上疫情缺口,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上半年,全市GDP增长2.2%,增幅名列全省和GDP超万亿城市首位,9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统筹“两手抓”、夺取“双胜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以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目标任务
“六稳”和“六保”是中央应对不同形势作出的科学安排和战略部署,彰显着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底线思维的方法。我们把“六保”作为今年“六稳”工作的底线和着力点,制定并落实“六保”40项具体措施,重点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外贸等,为抵御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抓牢重点群体就业。把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全面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供需对接。特别是为应对“最难就业季”,制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政策,分批推出2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启动研究生“宁聚行动”,试行硕博优秀人才就业见习制度,挤出10亿元资金广纳10万人才。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3万人、就业参保大学生1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8%以下。二是加大纾困惠企力度。一方面,顶格落实中央和省纾困惠企政策,上半年落实各级惠企资金190亿元,为企业争取贷款支持518亿元、减税降费306亿元,惠及企业20多万户。另一方面,不失时机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两个“100条”,建立“先解决问题再说”等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早餐会”,面对面解决企业诉求、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提升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上半年全市新增企业4.4万家,6月当月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同比增长32.7%。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重解决交通物流、用工返岗、物资保障以及订单销售等具体问题,在全国首创省、市、区三级应急运输通行证办理渠道,出台保用工、助返岗“宁九条”措施,助力重点工业企业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贯通,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六稳”加“六保”一共12个方面,无论是稳什么、还是保什么,都要坚持底线思维,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我们将继续从当务之急和重点任务入手,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加坚实的“稳”来保障“进”,以更加有为的“进”来实现“好”,在保底线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努力争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最佳结果。
二、以项目思维扎实推进“四新行动”既定计划
“四新行动”是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发展大势、经济走势,因时因势提出的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的“南京方案”。“四新行动”主要突出项目思维,每个行动计划都细化为明确的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统筹安排906个具体项目,真正做到可调度、可操作、可检查,加快形成当期投入量、产出量、实物量、价值量。一是新基建形成新带动。提出的目标是要全面加速发力,力争完成年度投资超860亿元。1-7月全市346个新基建项目及30个新基建载体项目已完成投资677亿元,152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92%,特别是5G网络设施、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类别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7%、72%、68%,实现了强劲的升级拉动。二是新产业形成新动能。主要是聚焦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五个新产业方向,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创新平台、拓展应用场景,确保全年五大新产业总规模超4000亿元。上半年这一任务已完成过半,排定的200个新产业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05亿元,其中集成电路、新医药与新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投资明显加快。三是新消费形成新升级。新消费重点是提振信心、引领潮流、壮大能级,确保全年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达1.6万亿元。目前,新消费领域27项任务全部启动,100个项目中有81个已经完成或按序时推进。在全国率先面向社会发放3.18亿元消费券,举办放心出门消费“三部曲”等消费促进活动,同时大力发展高品质夜间经济,多渠道多方式回补消费、拉动消费。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9个百分点,分别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1和2.1个百分点。四是新都市形成新支撑。主要是突出品质生活,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韧性,计划全年建设投资达到1200亿元以上,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便捷的美丽古都。1-7月全市开工项目237个、开工率91%,完成投资812亿元、占到年度投资计划的65%,特别是在宜居生活提品质、基础设施强功能等方面,分别完成投资462亿元、17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4%、60%。“四新行动”的实施,有效支撑了全市经济的逆势增长。我们将加紧推进906个“四新”项目落地,确保三季度开工率达100%,同时结合“招商突破年”工作,储备落地更多高质量的新项目,以更多的投入和产出稳住经济基本盘。
三、以系统思维坚决走好“创新名城”建设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今年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第三个年头,我们既放眼长远、聚力攻坚,坚持把创新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取得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又立足当下、保持定力,千方百计向创新要动力源、要支撑点,紧紧依靠创新化危为机、逆势而上。一是在制度创新上深化探索。连续三年召开聚焦创新的新年第一会,制定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率先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完成高新园区优化整合、去行政化改革、构建“1+15”体系,南京高新区进入全国前15强,结合城市更新在主城区建成8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规划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形成了创新治理的主架构。二是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重点以紫金山实验室和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为关键支撑,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高峰”。紫金山实验室聚焦未来网络、普适通信、内生安全三大方向,已取得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的研发成果,正在进入国家实验室建设行列。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按照运作市场化、人员专业化、数据集成化、发展协同化的思路,高水平布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在成为生态环保领域原创技术和产业技术输出地。三是在企业创新上加快培育。一方面,聚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广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先后吸引6名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和98名中外院士等顶尖科学家广泛参与。今年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400家,孵化引进企业总数达到5850家。另一方面,持续做好移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文章,厚植“科创企业森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市企业大量涌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1844家增加到去年4680家,两年增长150%,今年有望突破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721家增加到6685家,独角兽企业从2家跃升至15家。四是在产业创新上集群突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坚持“4+4+1”主导产业方向,大力建设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五大产业地标,全面实施8条产业链补链强链计划,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两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3%,2019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75.79亿元,增长34.6%。五是在开放创新上深化拓展。对内实施“百校对接”,面向国内各大高校派遣科技专员;对外开展“生根出訪”,与23个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布局建立了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连续两年举办南京创新周,达成合作成果880余项,总投资近3300亿元。创新名城建设的不断深入,为抵御疫情冲击、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守创新、越是困难增多越要依靠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保持创新名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四、以全局思维深度融入“两个循环”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把“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大坐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功能优势,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一是推进补链强链畅通产业循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提高“南京制造”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能电网等8条产业链20个领域,紧扣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目标,实施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的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每条产业链引育一批“链主”式企业,建设3至5个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每条产业链培育发展一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发展产业型基金和供应链金融,形成资源要素保障优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二是壮大枢纽经济畅通市场循环。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空、铁、水、公”等交通设施的融合度,加快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南京北站等规划建设,助推形成全省“米”字型高铁网络,实施南京禄口机场扩容升级,强化南京港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功能,加强交通枢纽周边的产业配套、商务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建设,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通道枢纽支撑。同时,积极打造信息数据中心,做大做强南京大数据公司,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积极打造现代金融中心,在江北新区重点培育发展投资基金产业,在河西新城重点引进法人区域性总部机构,不断放大“物畅其流、要素集聚、带动周边”的综合效应。三是深化改革开放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一方面,以改革激发活力、畅通循环。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深入推进自贸区南京片区“1+9”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落地,实质性推动各板块、园区和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形成“全域自贸”发展格局,使市场规则更加公开透明、制度体系更加配套完善、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城市“三项建设”。重点推进南京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70项任务,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抓手,务实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以及宁滁、宁马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努力配置更多资源、辐射更大半径,通过区域“小循环”引领省内循环、支撑国内循环、推动东亚循环、促进国际循环。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面对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南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抓好“六稳”、抓牢“六保”、抓实“四新”,奋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双胜利”的优异答卷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