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阳
未来产业是指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3T(信息技术IT、生物技术BT、大数据技术DT)融合、不断渗透重大前沿科技、体现当今世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孕育階段或成长初期但未来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对生命健康影响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加快政策创新、扶持未来产业发展,是践行党的十九大“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围绕勇当“两个标杆”、奋力开创苏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支撑,是加快苏州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未来产业,苏州应严阵以待。
苏州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
苏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叠加放大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迅速成长为擎起“中国奇迹”的支柱性区域之一。2018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城市第七、长三角26市第二,为上海市的56.81%,分别为杭州、南京、无锡和宁波的1.38、1.46、1.62和1.75倍。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显示,苏州入围经济竞争力50强,排在27位。
苏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苏州累计注册外资2300亿美元,实际运营外资企业1.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300亿美元。共有15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4家,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一。2018年,苏州进出口总额达到3541亿美元,苏州境外投资连续十七年位居江苏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苏州连续八年入围国家外专局评选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十大城市”。
苏州是我国产业发展体系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苏州历来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产业等发展体系完整,形成了4个先导产业、8个新兴产业、6大传统产业为基础的“4+8+6”产业新体系。2010年首次颁布《苏州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计划(2010—2012)》,制定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冶金和化工六大支柱产业振兴计划,2017年,苏州市六大支柱行业累计完成产值30568亿元,同比增长10.4%。2010年出台的《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指引》确定了新型平板显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2018年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4%。2018年10月修订出台的《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把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作为苏州市前瞻布局的先导产业,2018年四大先导产业产值达5200亿元,占苏州工业总产值15.7%。
苏州未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困境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深圳在2013年就已启动未来产业的研究与布局,印发《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杭州、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未来产业发展都已经在路上,无锡也在2018年启动了无锡未来产业研究,出台了研究报告,为无锡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相比之下,苏州对未来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虽然,苏州先后规划了六大支柱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先导产业,但对如何定位和发展未来产业没有足够重视,尚未制定未来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定位不明,缺乏整体布局安排,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包容性。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旋律。苏州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研发投入不够。2018年,深圳和上海的研发投入分别占到本地GDP的4.2%和4%,而苏州研发投入只有2.78%(老口径),低于南京的3.05%,存在明显差距。二是人才匮乏。苏州国际人才引进数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且本科高校数量少,人才自我培育能力不足。三是研发平台分散。苏州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基础与应用创新平台,但平台间割裂独立,研发分散,存在交流与合作的壁垒,无法形成创新的聚集效应。
扶持政策设计欠佳。苏州各地现行产业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资金补贴与奖励的基础层面,缺少对完善政策的配套措施、健全技术创新环境、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缺乏立体性和全面性,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初创企业难以获得政策支持,政策设计过度强调企业已有成就。扶持注册针对性不强,政策扶持错位,大中型企业更容易获得财政补贴而不是税收优惠,初创企业急需的孵化平台入孵困难。同时,各地也出现了政策宣传、执行力度不到位,缺少对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评估等问题,没有发挥政策价值的最大化。
苏州未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对优化产业整体结构、提升区域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并借鉴国内外发展未来产业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加强研究,统一认识。厘清未来产业和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未来产业概念、内涵、形式等的界定都需要通过研究确定并形成共识。二是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未来产业政策,培育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要继续鼓励自主创新,要鼓励社会投资,要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为重中之重。三是科学选择未来产业和优先领域。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特点有所差别,因而发展未来产业必须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哪些产业作为自己的未来产业需要遵照规律办事,进行深入的探索,慎重抉择。四是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环节是创新。发展未来产业,一定要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要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及标准,同时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突出科学谋划,加强未来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首先要加强研究,提高认识,在研究的基础上厘清未来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先導产业的区别,充分认识到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是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苏州未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推进未来产业发展作为苏州市战略性重点工作,制订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再次是结合世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星际探索等几大方向,对照苏州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优势,明确苏州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订《苏州未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出台《苏州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苏州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大都市的重大任务。立足苏州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特点,编制苏州产业地图,梳理苏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比较优势,紧随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趋势,基于对接上海、与周边城市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原则,针对确定的苏州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从环境营造、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孵化平台、扶持政策、资金配套等方面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设立未来产业发展专项。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要避免现有产业扶持政策过于关注企业现有成就的诟病,要设计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专项制度,只要符合苏州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引育、企业孵化等,都要纳入专项之中,积极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统筹的未来产业发展生态系统,将未来产业打造成苏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突出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一要推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金作用,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二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独立或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三要推动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未来产业共同体,打造基于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产业生态;四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瞪羚企业,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型企业孵化与育成;五要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新型研发机构有序高效发展。
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一要创新“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多元化,新型研发机构性质可以是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股份制公司等;建设主体多元化,可以是政府、企业、院校、甚至个人,从单一主体到两两或者三方合作共建皆可,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二要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院长独立行使法人权利。三要创新“运营机制”,充分扩大科技创新自主权,推行项目管理,项目组自主选题、自行组建研发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四要创新“用人机制”,打破铁饭碗,实行绩效考核提高待遇,推行聘用制、股权等激励制度,全球范围聘用尖端人才。五要创新“项目筛选机制”,不再接受传统技术研发订单,选聘专家组建技术咨询委员会,所有重大立项项目都必须通过技术咨询委员会。
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修订《苏州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细则(试行)》,改变原细则中重点支持成熟新型研发机构的做法,编列资金助推新型研发机构的设立与培育。一要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搞长官意志、政府主导,严格“放管服”分离,按照政策指引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运行效率;二要与时俱进,提升市场敏感性和前瞻性,不只是服务产业和企业而是要引领产业、引领企业,走在企业的前面,引领产业发展趋势;三要加大尖端人才聚拢与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一定要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充分保障研发平台的竞争力。
突出创新驱动,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苏州应率先建设苏州版现代信用体系,一是以现代信用制度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替代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信用关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依靠信用制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三是现代信用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编制苏州版产业地图,加强全市产业布局统筹,弥补产业和空间的信息不对称,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优良环境,构筑苏州未来优势产业蓝图。(见图1、图2、图3)
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对苏州地区知识产权数据进行摸底,运用数据关联和挖掘,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创新目标不清、创新思路匮乏、创新深度不够、创新脱离市场”的困境。加快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等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强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财税支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完善“科贷通”联动机制,做大创业投资基金、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规模,扩大受惠企业覆盖面。
突出人才引领,大力引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尖端人才的聚拢和选育关系到未来产业发展的成败,必须加大人才引进的资金力度和科研扶持力度,依托高等教育院校和各类各级科研平台培养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出台《未来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用法律法规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补贴标准,鼓励引进海外领军型科技人才。二是注重吸引创业人才和团队,优先提供孵化平台、简化创新公司注册流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天使前投资基金(比天使基金更早扶持创新的基金)。三是筹建3-4所市属本科高校,在现有高校创建未来产业学院,鼓励未来产业企业设立硕士、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立未来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一是提供优惠条件,招募国外顶尖人才来苏州从事研发或创业,带动本土人才国际化。二是实现国际人才培养本土化,在继续支持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际研发机构,吸引国外知名高校来苏州设立分部、开设分校。三是选派本土人才出国培训进修,选派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工程师、在苏大学生等出国留学,由未来产业“资金池”提供资金支持,签约学成回苏工作。
打造人文创新氛围。打破以往只是发放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的金钱引才做法,强化人才配套服务。一是继续对未来产业引进人才提高补贴标准,提供适宜的住宿条件,满足人才生存需要。二是要营造鼓励创新、创新有奖的氛围,给高层次人才一个宽松、安全的工作环境。三是营造国际化人文综合氛围,要为引进人才搭建社交平台,便于人才与他人、地方的交流沟通。四是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放宽人才约束条件,在未来产业科研选题、项目立项等方面充分给予人才自主权,鼓励创新,允许失败。五是要打造开放城市,创建各种平台和载体,在人才完成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之外,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人才自由流动,积极创造外出学术交流、进修、度假的机会。
突出政策扶持,加大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力。科学构建未来产业政策体系。一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多渠道打通未来产业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资金瓶颈。首先是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成立面向未来产业的研发平台,对积极推动未来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可按照标准享受政府补贴。其次是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项目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融资信息交流共享,全面服务项目融资。再次是多方面鼓励社会投入。促进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通过融资、并购等多种形式将社会资金引入未来产业研发领域,拓宽未来产业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资金来源。二是健全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软环境。重点推动本土服务商差异化发展,加快技术服务商向未来产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助推地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成立未来产业研究院、未来产业学院,共同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三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未来产业企业国内外的应用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及市场竞争力。发挥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产需对接活动。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落实政策执行工作。首先,强化政策解读力度,多渠道宣传扶持政策。通过媒体向企业宣传近期政府出台的各级扶持未来产业的政策,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未来产业技术研发方面的人才、技术等专题信息。以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参展机会,宣传全市企业,扩大国内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加快行业引领政策的实施。扩大政策对行业覆盖范围,鼓励企业分步走,从技术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孵化分步发展。对基本符合未来产业标准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并积极发挥这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企业的创建提供样板。
再次,推荐融合应用。苏州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应积极鼓励引导未来产业研发与现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产业迈向未来。尤其要注重引导传统优势企业进行未来产业技术研发试点,形成新老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促进未来产业在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推广应用。
建立政策良性运行的评估机制。政府支持项目历来都存在重入围轻发展、重规划轻建设,在讲究绩效的今天,未来产业企业、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得究竟怎么样,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加快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应依据《苏州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等文件精神,制订《苏州市未来产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由苏州市统计局对照考绩办法建立未来产业政策考績工作组,对未来产业发展情况、建设绩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淑娟,刘晓斌,杜铁奇.宁波选择及发展未来产业的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8(11):21-24.
[2]黄纯,章骞云,江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国际经验、趋势及启示[J].政策瞭望,2018(07):50-52.
[3]张旭韬.深圳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SWOT分析[D].湖南大学,2017.
[4]陈伟英.探索中山产业集群创新的途径[N].中山日报,2015-03-23(F02).
[5]李佐军.在全球体系中寻找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N].上海证券报,2014-12-04(A03).
[6]蒋同明.我国创新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07):38-41.
[7]魏海涵,余茜,刘靖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2(09):55-58.
[8]司马一民.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制造业计划”[N].杭州日报,2019-08-05.
[9]霍岩.沈阳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10]刘艳婷.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济论坛,2013(10).
[11]闵琪,陈徉,周国玲,刘春慧,周倩.农业产学研常州模式解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8(12).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