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和使命担当

2020-10-26 06:43冯鹰
唯实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冯鹰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锤炼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力量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强大的信念支撑,指引我们党在社会实践与历史变革中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情怀。

一、党的伟大精神是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政党也一样。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辉煌历程,开创了人类历史亘古未有的伟业,也铸就了伟大的政党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贯穿在这些精神中的永恒主题,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的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承的思想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90多年来,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的根本标准。正因为如此,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坚定不移地跟随党、支持党、拥护党。从政党建设规律看,党对群众的吸引力依靠强制性措施是无法实现的,往往借助于道德的柔性力量。判断一个政法体制的合法性,不是经济指标,而是崇高的执政理想、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合乎道德的执政行为。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努力奋斗,始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无不是通过艰辛斗争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真谛,就是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40年代的观点一脉相承。1943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说:“我党始终站在最前线,为着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奋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言败的政治底气。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党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要多。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做出新概括、得出新认识、获得新成果,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等规律的认识。正是靠这一点,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舍我其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了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国,谁能领导人民解决和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历史和人民就会选择谁,这是一条被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铁律。90多年的伟大征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当仁不让、砥柱中流、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政治本色。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进入新时代,党更是把历史担当精神贯穿于执政兴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道义,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新华章。

二、党的使命担当是逐梦前行的力量之源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在精神力量的滋养和感召下,中国共产党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特质。9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动力的不竭源泉,也是塑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与独特模式的根本力量。

信念引领是党的立身之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先锋队,强化理想信念的引领,确保全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是党的立身之本,也是初心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重视先进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力图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行为典范来提炼党的先进思想,锤炼党的工作作风,凝聚党心,赢得民心。建党初期,毛泽东同志开展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九月“洗党”,树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他在运动中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先进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即将进入历史博物馆,此时邓小平同志毫不动摇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同志的这种坚定信念成为全党的集体认同,铸造了新的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成为党的事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并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持之以恒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要求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理想信念,用初心和使命砥砺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国家治理是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六大发展阶段中,始终贯穿着怎样创建和治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70多年的国家治理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远见和胆识,而且具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能力和使命担当。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斗争岁月里,就一直在思考未来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这一问题并取得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各方面将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建党90多年来,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中国在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度体系,也向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新的道路选择。

三、党的自我革命是不辱使命的坚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刀刃向内和扭转乾坤的自我革命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自我革命是党的鲜明品格。自我革命,通俗讲就是“革”自己的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動刀”,显然是艰难和痛苦的,所以最需要勇气。一个政党的自我革命,“牵一发而动全身”,质疑、阻力、障碍布满前路,则需要更大的胆识与魄力。建党初期,年轻的共产党面对党内腐败分子就明确提出:“应该很坚决地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纠正极端民主化、非组织、绝对平均主义、流寇、盲动主义等错误思想。抗战时期,在著名的“黄克功案件”中,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地对全党同志说:“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让党内部分居功自傲的人对革命法纪产生了敬畏之心。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刚刚在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运动,枪毙刘青山和张子善,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保持了党的清正廉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开启了一场新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都贯穿着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体现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无数个像这样的事实拼接起来,形成了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特质和品格。为了实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在摸索中成长,在纠正错误中前行,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扭转乾坤是党的勇毅担当。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它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政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强大政党,靠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危机中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不断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社会革命的胜利。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党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总方针。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8年,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正确分析了抗日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1941年,党开展了整风运动,破除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1959年,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从此开始了艰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文化大革命”后,面对“两个凡是”和各种徘徊局面,邓小平同志打破禁锢、冲破束缚,鲜明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上全面纠正“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总是有着扭转乾坤的强大力量,在曲折中奋勇前进,在风雨中拨云见日,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历史。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全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中国的出行革命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