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感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教育不仅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实施策略
美是哲学领域的重要名词,其存在形状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类型,可以说,美无处不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将美与教育有机融合,陶冶人们情操,培育人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语文以其特有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能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与知识教育、情感教育等相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现状
(一)教学模式刻板,部分教师缺乏美育理论
尽管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整体来说对美育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美育教育理论体系中缺乏深刻、系统的教育观点和言论,造成部分教师对于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理解浮于表面,难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美育遗失。且对美育教育理解不全面的教师,在实施美育教育中不得其法,以教条刻板的教学模式来实施美育教育导致造成美育形式单一化,扼制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受应试教育影响,唯分数论挤压美育
在应试大环境中,尽管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没有升学压力,但社会氛围和家长的普遍共识是让孩子多学习知识,“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小学阶段便唯分数论,重视考试分数的高低,家长们往往给学生报各种兴趣班,挤压学生的美育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当教师将分数当做教学质量的关键时,往往会迎合应试教育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考试分数的提高,课堂教学围绕考试内容展开,忽略对学生美育教育渗透。
(三)教材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局限美育发展
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材为本位,主要通过解读教材为出发点进行授课,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略语文的人文性。教师“教教材”,解读教材,但缺乏对学生的解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由教材本文思想的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围绕课本内容和考试分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完成教学目标,对美育教育渗透生硬僵化,让美育教育流于形式,局限了学生亲自体验美、感受美的发展空间。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美育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文化的积累,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贯穿美育与德育、智育相协调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实施美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每一天都能从智能终端获取碎片化的新信息,对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极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冲击,不利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能够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身心不断和谐发展完善。
(三)实施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和道德情操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初步有自己尚未成熟的审美观点,存在正确与不正确、高尚和低俗的审美观点。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合理的美育教育,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优美篇章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且人的审美观念常常与道德情感相结合,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也能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四)实施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尚在思想启蒙阶段,好奇心重,身心发展不成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而实施美育教育,有效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作用,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美育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在教材文本中挖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材丰富,包含诗歌、寓言、成语故事、神话传说等优秀文章,所蕴含的美也是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各方面、各角度挖掘教材中的美,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审美需求,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去体悟教材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①语言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再深入分析句子,让学生作家在推敲语言文字的精炼准确,品味汉字的魅力。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一课中,以厨出示填空:我()向峰顶()去,一会儿()着铁链上,一会儿()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引导学生领悟文字中的动作描写,体会爬天都峰的困难。
②形象美。教师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自然形象美和人物形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如《桂林山水》、《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中感受祖国的美丽山川,在《黄继光》、《詹天佑》等课文中了解英雄的历史事迹。
③意境美。在教材中挖掘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画面、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到文本中描绘的意境。如《赠汪伦》一诗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呈现李白送别汪伦的情景,描绘送别场景中的飘零的桃花、深深的潭水,让学生体会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合美
将美育教育有机融合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运用恰当的美育策略,从各个方面让美育在教学中落到实处。以《荷花》一课为例,首先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诙谐幽默的导入语或呈现荷花的幻灯片,自然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其次,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句子、讨论分析句子、练习重点句子等方式,让学生领悟语句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接着,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段落,读出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勾勒描绘的情境和意境,领会作者描绘的情感。最后,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创造美,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练习句子创作、写作文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创造美。
(三)在课外实践中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仅要从教学内部提出实施策略,还要在教学外补充改进策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美的体验,从而在实践生活中去创造美、表达美。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如去文化古迹或自然风光中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组织参加小学生写诗、写故事比赛,提高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用丰富的课外实践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学生也能自觉创造美影响实际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5,000(007):38.
[2]袁昌义.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J].情感读本,2017,000(003):46.
[3]张虹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6):112.
[4]王麦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8(4).
[5]张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探析[J].文存閱刊,2019,000(003):121.
[6]宋昌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03):148.
作者简介:何俊蓉(1999.8-)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