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哲
【摘 要】传统的皮影戲,不单是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出所运用的道具也同样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和用色规律。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力求对传统民间匠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细致挖掘。
【关键词】传统艺术;皮影戏;人物形象;色彩搭配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7-0029-02
一、发展历程
在中国民间艺术这一大的范畴里,既有听觉艺术,也有视觉艺术。但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却比较特别,其同时涵盖了视觉和听觉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和民间表演的综合体现。这一戏曲形式在中国民间大部分地区流传甚广,在古代又被叫做“影子戏“。皮影戏长期广受群众的欢迎,每逢传统节日、红白喜事以及庙会的时候,总要在村子里面搭台唱戏,选好剧本,一唱就是好几个晚上,白天干完农活之后,听一下皮影戏,是对精神的一种莫大放松。皮影戏戏班一般为五六人至七八人不等,由拥有影箱的箱主领头,不同的剧本配以不同的皮影,一般来说庆祝得子会演“送子娘娘”,庆祝老人寿诞会演“三星祝寿”。皮影戏所呈现的内容基本都是蕴含了美好寓意的,反映了老百姓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有一些是有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建国以后出现了很多新的剧本故事,例如《白毛女》、《刘胡兰》等革命剧本。
齐如山在《故都百戏图考》中指出皮影戏起源于唐代的长安城,也有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宋代。由于缺少详实的历史记载,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在学术界也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元朝和明朝以后,皮影戏这一艺术形式,已经在全国广为流传,并且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皮影戏流派所运用的唱腔大都结合了当地地方戏的唱腔。在陕西、山西和河南一带的皮影戏流派中有阿宫腔、老腔、秦腔等腔调,而北京、河北和山东等地区的皮影戏腔调则大都源于冀东的乐亭影调。不同的皮影戏流派虽是同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唱腔受各种戏曲腔调的影响,因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各皮影戏流派所使用的演出道具风格虽大致接近,但不同的地域也有一定的区别。
二、制作工艺
皮影的制作大致可分为制皮、画稿、雕镂、上色和装订五个步骤。在制皮时要选取小牛的皮,在夏季进行宰杀,经过泡制和刮制使其变得透明,增加其稳定性。制作好的牛皮不会变形和收缩。而画稿一般是先在纸上画好图样,然后将图样蒙在牛皮上,用针顺着图案的轮廓扎透纸张和牛皮,为下一步的雕镂打好基础。在雕镂的时候就能体现出工匠们的智慧了,由于皮影本身是平面的,要想使皮影生动丰富,其每个组成部位就要运用不同视点下所呈现的不同剪影形状去表现。例如在表现人物帽子的时候,一般会混合侧面的形体和正面的形体去体现帽子造型的丰富性,使其在平面上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这和西方立体主义的造型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远比西方立体主义出现得早。这一点足以体现中国古代匠人超前的艺术观念和巧妙的表现手法
除此之外,在雕镂的时候还讲究线的虚实变化,有些地方并不是把牛皮完全刻透的,通过线的虚实变化,也能体现出皮影的空间关系。下一步是上色,皮影上色多用纯色,装饰效果较强。偶尔也会稍加晕染,使颜色之间有些渗透和碰撞。对皮影进行上色和绘画不同,一般是双面上色,先上淡色,再上重色,最后再上一层清漆。随后进行熨烫,熨烫的时候特别讲究火候,火候不到皮影不会工整,而火候过了牛皮则会变得焦灼,颜色也会变得污浊。最后一步则是装订,连接点的位置需要特别注意,位置不当皮影就会失去平衡。
三、造型特点
不同的地域,皮影戏中道具的美术表现手法虽然略有不同,但民间匠人在对造型的把握及色彩的运用方面都遵循了民间美术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及表达方式。这些道具在演出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演员”,而在平时则是凝聚了劳动人民审美情趣的优秀美术作品。拿陕西皮影来说,其就有两路——西路皮影和东路皮影,西路皮影较东路皮影人物稍大一些,人物造型较为伟岸,人物表现较为粗犷,轮廓简单大方,整体看起来比较流畅。最有特点的是人物的鼻头,在西路皮影中,人物多拥有通天鼻。东路皮影中的人物体型较西路皮影小,其在对女性造型的刻画上较有特点,能非常好地表现出女性所具有的风姿和韵味。
河北的皮影源于乐亭等地,其重视人物外部形体的概括和简化,但在对皮影内部结构的刻画上则非常地下功夫。匠人在刻画“生”、“旦”等角色的时候,大多会采用阳刻的雕镂手法,只保留人物面部五官的轮廓,其余部分全部镂空,当幕布后面打上灯光的时候,就显得脸部特别的俊秀白净。而在刻画“净”的角色时,则采用阴刻的雕镂手法,突出面部整体的块面效果,人物形象显得非常的刚毅威猛。在刻画“丑”角时,则追求滑稽的效果,其头部装饰都是歪斜的。随着清末人口的迁移,大量河北的皮影艺人到了东北,因此东北的皮影和河北的皮影在唱腔和道具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四川皮影戏不单单讲究对人物面部形象的刻画,也很重视人物服饰和道具的搭配,人物形象不同,所搭配的服饰和道具也不同。在造型风格上,四川的皮影人物吸收了汉代的绘画理念,追求线条的简练,其体现出的艺术风格十分的古朴大方。广大劳动人民虽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专业训练,但却不影响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其灵巧的双手,十分精准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不单单是受到了汉画像砖、木版年画、民间剪纸等民间美术表现形式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教人物造型样式的影响,例如:皮影戏里的“旦”角就和佛教里菩萨的造型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净”角的形象则和佛教里金刚的形象十分地接近。传统皮影的人物造型并不是采用完全写实的手法,在表现皮影人物的时候,民间匠人往往从自己的审美趣味出发,在遵守一定的客观物体形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能动性,不受客观形象的束缚,使皮影人物具备灵性和艺术美感。
除此之外,皮影戏里人物的服装和服装上的图案也都有着吉祥寓意。例如:在陕西东路皮影中,武将穿的铠甲上大都有佛教里的“万”字图案,代表着连绵不绝、没有尽头;古代钱币的图案则是取其福寿无边的吉祥寓意。
四、用色规律
在皮影戏中,色彩的运用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皮影戏中的色彩大都运用的是民间美术里所讲究的“正色”。这一色彩运用规律是和学院派写实绘画中的色彩运用规律大相径庭的,在写实绘画中,为了追求整幅画面色彩的协调,往往会降低一些颜色的纯度,让色彩相对柔和,从而使画面形成较为统一的色调。所以,颜色纯度特别高的色彩在寫实绘画里是很少出现的。皮影戏里出现最多的颜色即“青”、“赤”、“黄”、“白”、“黑”。大约在战国时期,这五色就被赋予了五行的概念,使其具有了象征意义。皮影中人物衣服的用色上还能体现人物社会地位的尊卑。我国在唐朝的时候就对衣着的颜色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这一历史时期,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衣服,五品以上着红色,六、七品着绿色,八、九品着青色。①皮影戏中人物的面部色彩则和京剧脸谱的设色理念类似,色彩和人物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例如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这些用色规律在皮影戏的角色塑造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对“旦”角进行上色的时候,往往在浓烈的纯色边上压上墨线,这样使人物显得特别的端庄大方,在表现“丑”角时,往往会利用对比色,使用略显冲突的色彩来让人感觉到角色的浮夸。
除了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以外,皮影戏中对色彩的搭配也十分讲究。就整体色调来看,我们在皮影戏中很少看到那种十分沉闷无力的色调,其整个戏台的用色都十分鲜亮浓烈,会让人感觉特别的有生机和活力。一般来说,浓烈的色彩放到一起会让人感觉特别的杂乱无章,但是民间的皮影制作艺人有着独特的方法让这些浓烈的色彩达到和谐与统一。例如鲜亮的颜色之间大都有墨线,这样既凸显了人物的形体,同时又使这些鲜亮的颜色很自然地衔接到了一起。虽然民间的能工巧匠在制作皮影戏中的人物时,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轮廓,从而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一般会采用比较重和不透光的颜色,但其仍然会讲究色彩的明度对比。在皮影制作匠人里流传着很多配色诀窍,例如“青间紫,不如死”,其色彩搭配的理论依据其实是青和紫这两种颜色明度和冷暖都特别接近,放在一起对比不够,容易给人呆板的感觉;“黄白不随肩”则是讲两种明度都特别高的色彩放在一起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要想精,加点青”意思是说要想让色彩显得精致,就在其关键部位上加一些青色。正因为有了这种明暗对比,人们在视觉上才会感觉更加清爽。
五、结语
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其唱腔和配乐是很值得进行学术研究的,但戏中所使用的皮影同样是这一艺术形式的精妙之所在,这里面的造型和用色理念十分的独特。黑格尔认为,真实的再现,是逼真的讨厌。传统匠人们塑造皮影的艺术手法虽不是真实地再现客观形象,但其质朴和通俗的表现方式却让人感到特别真实。这种质朴的艺术风格是和老百姓内心的淳朴相一致的,是内心天性的自然流露。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艺术境界。
在现阶段,各种信息像潮水一样涌进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不安,无暇顾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诚然,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但是我们要立足于艺术本质和当下生活,静下心来以研究的态度在传统文化中发现并继承其精华之处,而不是以猎奇的心态去粗略地了解它。
注释:
①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第181页。
参考文献:
[1]郭琳.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及传播[J].河南社会科学,2020,(3).
[2]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