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琴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要满足新的教育需求,在开展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使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学习素养与能力;在语言交流的同时,拥有更完整、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想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化导入”虽然一直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但大多数时候应用效果并不显著,英美文化的渗透与课程教学、能力训练相比,仍存在主体矛盾,要想让二者合二为一,还应对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积极调整。基于此,文章结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作用的解析,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与建议想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文化导入;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81-02
一、引言
语言教育中的文化宣传十分重要,文化是语言形成的背景和环境,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就要同步推进文化教育,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才能达到精深、完整、科学的标准。[1]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高中生的语言思维和习惯已经养成,英语能力得到提升,语言形式也相对规范,但从综合素养视角看,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因为文化理解偏差而出现表达错误。这是教育的缺失和漏洞,需要积极弥补、完善。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作用”
高中英语课程中有很多有关“文化渗透”的内容,以必修四为例,每个单元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如地理环境、城市特点、人文活动、整治背景、风土人情等。文化对语言思维、习惯及内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只有具备跨文化理解的能力,才能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拥有文化意识;在充分理解其他国家文化内涵的同时,運用语法等语言技巧说出地道的英语。
文化的相关性、实用性特征让文化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从不同文化因素入手,通过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得。高中英语能应用到很多场景中,日常生活交际、习惯用语、思维习惯、词汇语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与表达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深入探究英美文化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作用及影响,把文化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语言成为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建议
不同国家的文化能通过文化交流和沟通进行有机融合,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现代传媒平台、互联网资源丰富,所以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相对比较多,从教学角度加深文化导入,也比较有优势。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课程教学内容,分析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文化宣传与介绍
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一文讲述了作者去机场迎接外国学生的场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有各自表达问候的方式,而这些问候习惯的不同源于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以这些学生的问候形式为基础,从不同的国家文化出发,给学生讲述各国人们在问候时的习惯,也可以同步播放影像资料,给学生作演示。影像资料所展示的语言表达的内容是非常直观的,学生看到、学习到后,会有感而发,也会慢慢熟悉新的问候方式。问候只是国家文化差异表现的一部分,除问候方式不同外,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及其内容也不同,教师可以挑选英美文化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告诉学生英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制度与要求,以及他们平时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宣传与介绍,虽然只是向学生传输部分关于课程教材的文化知识,但是却可以让学生比较立体、深入地了解教材背后的文化环境与背景。[2]文化宣传与介绍的前提是教师充分地了解课程内容、明确课程主题,在配合教学各个环节的同时,把简要、明确且与教材具有关联性的内容导入课堂中,它不会过度地侵占课堂时间,但可以大大丰富课堂的内容和维度。
(二)开展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活动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思维的一大障碍,所以教师教学时不但不能回避差异教学,还要单独设立专题性的教学活动,以中西文化相互对比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在必修四“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两组幽默短片,如英美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和憨豆先生的电影,中国则可以找到成龙的功夫喜剧和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两种电影都分别展现出了不同的幽默文化。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幽默文化,以及人们在讲述、制造幽默时的心理特征,之后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加深学生对语言词汇基础知识的理解,如让学生掌握-ing形式作表语、定语、宾补的语法功能,来仿照英式幽默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中式幽默,二者相互结合、相互配合,从而将不同文化的语言表达风格融会贯通。对比教学活动可与课程教学的多个步骤结合,如把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和Comprehending等教学模块整合在一起,配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切实生动地观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之后,根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及大纲内容,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相关训练,锻炼学生的词汇、语法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力及表达等综合性技能。对比教学的目的是突出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的主题特征及主题影响,只有学生发现、熟悉、学习与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才会重视英美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除语言表达习惯及方式外,礼仪和观念也是组合形成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中国传统文化看重“人情观念”,而西方甚至很多东南亚国家是十分看重“法治观念”的;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甚至有时候会在利益上、法治上做出退让,但是西方人不会。比方说美国人受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思想和言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又如,中国人看重阶级观念,美国人则不是很重视。这些观念和想法需要教师通过对比教学教授给学生,学生才会重视,并且慢慢形成新的语言思维和表达方式。
四、创设文化交流的场景和平台
同时,教师还可以延展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活动,如设置实践模块,为学生创设商务谈判模拟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的平台。商务活动是当前比较常见且实用性很高的语言场景和环境,学生虽然不懂商业谈判的具体内容,但是大体了解商务谈判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中美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是表露国际文化差异的主要方式。以时间观念为例,国际之间对商务活动的时间观念是不同的,中国讲究顺其自然、从容不迫,而西方人特别珍惜时间、看重效率。所以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表达友好,中国更倾向于双方握手,表示认识,并且礼貌性地介绍自己和自己带来的随行人员,随即交换名片,且将随行人员介绍给对方,一一握手。而欧美国家则不同,他们选择参与活动的随行人员都是对活动有利的,各级部门负责人都有,这些人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商务会谈”上,而不是这些“交情化”的礼貌行为上。
在简单的商务谈判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旁提点、灌输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在真实场景下,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会被放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寻找日常生活、职业工作中英美文化的不同点,不同场景中不同的文化表现。
五、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交流空间与表達机会,除宣传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及场景安排外,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建设也十分关键。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教材课程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图片及学习辅助工具,它们包含了非常多的文化信息,也能带给学生不同的文化启示。随着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日渐加深,他们自然也会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学生会喜欢英美电影,有的则喜欢书籍著作,有的则对国外的地理风光、民俗生活等感兴趣,学生多听、多看对了解和吸收文化是非常有好处的。又如,教师还可以以英语文化演变历史为主题,向学生讲述英语的形成。中国汉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英语同样如此,教师可以细致讲述英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下,是如何顺利传承并且形成现在的语言体系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搜集与整理名言名句。比如:《圣经》中的“伊甸园”意为“Garden of Eden”,它与汉语中的“世外桃源”意思相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Shylock”代表着奸诈狡猾的“守财奴”形象。英语中也有很多常见的谚语、短语和典故,如“strong as a horse”(气壮如牛)、“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过河拆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等,这些短语都能帮助学生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语言的积累与丰富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倾向于用英语的文化思维进行英语表达。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需要建立在教材大纲的基础上,依靠对教材资料及内容的深刻理解将英美文化融入其中,再配合教学内容、模式及平台的调整与创建,给学生全方位的文化教育、引导及影响。
在未来几年,文化导入会逐渐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题和主体,其教学内容的延展也会与素质教育相互配合,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助力,文化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愈加丰富。它不单会从教育教学视角去更新内容,更会从学生学习需求和想法入手,主动创建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习习惯、生活需要的文化主题模块,其实用性、影响力会更强。
参考文献:
[1]黄铭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学建议[J].英语广场,2020(1):127-128.
[2]郝蓉蓉.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用现状的探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9.
[3]薛文悠.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赵桂清.英语文化如何有效导入在高中英语阅读中[J].商情,2018(32):261.
[5]张 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探讨[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10):193.
[6]唐姣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探究[J].新东方英语,2018(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