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红 龙丁政 龙自梅
摘 要:实施“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模式使“六环节四研磨”得到有效落实,能让来自不同学校,年龄跨度大,教研水平、教学能力不一的乡村教师实现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同时也能有效改变课堂生态,促进校本研修常态化开展。
关键词:支架式研修;策略;教能学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9-0043-02
湖南省吉首市于2019年9月启动国培项目县“送教下乡”培训,有120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乡村教师84人,占比达70%。吉首市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师团队针对训前下校调研的情况,确立了“基于课时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修主题,制订了研修目标:①能制订出符合要求的课时目标;②能制订出体现教学目标具体落实的教学设计;③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达90%以上,课时目标达成度达80%以上。目标直指学员的教学需求,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如何让来自不同学校,年龄跨度大,教研水平、教学能力不一的乡村教师,通过“送教下乡”项目研修,完成研修任务,达到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呢?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团队围绕研修主题,实施“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模式是切实有效的。
一、何谓“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模式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研修,是支架学习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借鉴、迁移。支架式研修模式是培训者(部门)根据研修目标,针对学员在研修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障碍,预先设计好研修主题,搭建支架,帮助学员围绕研修主题,有系统、有步骤地开展研修活动,进而达到研修目标的研修方式。
二、“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选研修课程
好的培训不仅要有精准的主题和明晰的目标,还要有适用的课程。在此次“送教下乡”培训的课程设计上,我们遵循实用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从知识、能力、综合素养三个向度综合考量课程设计取向。在内容选择上,侧重于实践操练与问题解决。针对2020年秋季部编教材开始全面使用中教师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围绕主题,设置了四大板块课程:①专家解读教材——符顺忠老师主讲《基于实践导向的语文教学改革——以统编本语文教材为例》;②彭碧莲老师主讲《发现 呈现 实现——基于课时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③培训师示范教学——魏立、曾艳军、向开薇老师执教精读课文、龙明芝老师执教策略单元教学;④学员教学设计与实践——学员自主研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异课异构。这些课程,紧扣我们的研修主题,直指研修目标。
(二)按需选择研修支架
在“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中,我们将支架式研修方式作为“课时目标确立与有效实施”的主要策略。为便于学员理解、学习和运用,我们就将此种方式运用于整个研磨过程。
(三)研修支架的运用策略
(1)搭脚手架,自研自磨。我们首先制定了《吉首市国培项目县送教下乡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评价标准》,让学员明确研修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能让学员主动关注的学习任务,要求学员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设计出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即学习支架,并设计出《吉首市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确立评价表》,通过布置任务,以任务驱动学员开展研修,引导学员在自己撰写、修改设计时获取有价值的帮助,设计出原生课。
(2)進入情境,小组研磨。在这一环节,我们制定了《吉首市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亮相课评价表》《吉首市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小组研磨评价表》,其内容不仅有“进步之处”“修改建议”,还将操作建议具体化,引导学员从基础知识应知应会方面、语言学习与运用方面、学习方法引领方面确立教学目标,然后走进农村学校课堂,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实实在在地上课、观课、议课,相互评价,修改设计,形成较为有效的再生课。
(3)协作学习,对子研磨。在自研自磨、小组磨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吉首市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对子研磨评价表》,在城镇基地校进行研磨,听听不同教师的声音,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力争达到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形成重建课。
(4)效果评价,班级研磨。学员的教学设计经过前面三次研磨,目标制订是否精准、有效、可检测,对应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效果如何,我们再次进行了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制定了《吉首市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班级研磨评价表》。为更好地引导学员分别从三个方面深度聚焦教学评价,我们不仅重新组建了学习小组,还指定每个学习小组只需关注一个方面学习目标的制订与达成的情况。课后执教者自我反思评价,学习小组成员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小组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各组根据修改意见进行5分钟试讲。执教者综合各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形成再建课。
至此,教师运用研修支架完成了“送教下乡”六环节四研磨中的研磨环节任务。在此期间,学员亲身经历了支架式研修的全过程,对其实施流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总结提炼出了课时目标确立与有效实施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送教下乡”支架式研修模式的效能分析
我们坚持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实施支架式研修策略,让学员在实践中体验支架式学习过程,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学员教能学能的提升。
(一)支架式研修,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支架式研修较好地弥补了以往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培训所存在的不足,将培训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起来,把看到的问题利用支架式学习的办法加以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理论、案例的转化和迁移有了具体的途径。实践证明,将落地的抓手、可供操作的支架转化为能力,需要进行多轮实践。
(1)自磨环节,主要运用“建议支架”,辅之以“示范支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很大原因是教学目标既不明确又没落实。在研磨的第一阶段——自研自磨阶段,我们给学员送上了“建议支架”,即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三,简称“三三三编写法”,即“三依据、三侧重、三要素”。三依据是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要求、依据学情分析;三侧重是侧重基础知识、侧重语言实践、侧重学法引领;三要素是对象要素、行为要素、结果要素。这样,学员在这一支架的帮助下,能知道教学目标确立的基本依据和策略,并能对照“建议支架”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修改。
(2)对子研磨、小组研磨阶段,主要运用“问题支架”,辅之以“建议支架”。目标确立后,运用“问题支架”,可以帮助教师较清楚地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实施。部编教材的单元导读、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都是很好的问题资源,学员可以依据这些资源设计学习任务单,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建议支架”进行分步实施。
(3)班级研磨阶段。通过多轮研磨,各组推选出的优质课质量到底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在这一环节,学员可以综合运用“建议支架”“示范支架”“问题支架”,对优质课进行修改打磨,把优质课磨成精品课。
(二)支架式研修,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能力提升,不仅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技能提升,还是学习能力的提升。一个现代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需要为“育人”终身学习。教师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在“送教下乡”整个研磨过程中,紧扣研修主题,遵循实践性原则,运用研修支架,由扶到放。通过多轮实践,教师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员撰写出了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
(三)支架式研修,有利于改变原有的课堂生态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从班级研磨展示的学科精品课中,学员都看到了课堂生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省级培训专家符顺忠老师在听完班级精品课后,肯定了课堂生态的改变。教师能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任务驱动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点拨实现落实……这样的转变,是运用支架式研修方式进行多轮实践的结果。
(四)支架式研修,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的常态化开展
广大学员积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新方法、新技能帶回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效地推进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学员王良英老师,作为教科室主任,在开展学校教研工作时,带领光明小学的教师精心设计课时目标,积极开展研课磨课、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后备培训师龙明芝,把培训中的研磨支架用在学校的教研工作中,有效地推进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回顾研修全过程,围绕“基于课时目标有效确立与实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我们实施了支架式研修模式,运用支架,发挥同伴互助研修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去落实、发挥支架作用,促进个人、校本研修的持续进行。当然,在研修过程中,支架的制订及使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修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结语
教师培训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科知识补救,更在于现实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愿望的实现。培训要“顶天立地”,既要做好顶层设计,让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又要脚踏实地,让学员在实践中学技能、悟方法,将“心法”转化为“手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精神的养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培训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福利。
参考文献:
[1]张鑫.有效供给构建语文和谐高效课堂摭探[J].成长之路,2019(17):73.
[2]韩冬梅.对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