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的教师们根据现状推进教学改革,许多新型教学模式被提出来并运用于各类专业课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混合教学随之诞生。
《高等数学》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基础课程,尤其对于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既能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又有助于提高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常态,国家号召广大师生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种特殊时期,混合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贯穿于《高等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和抗战疫情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成为有思想、有知识的专业人才。
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学习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是MOOC模式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学习过程管理不严格、学分认证困难等,最重要的是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无法实现最本质的“育人”功能。因此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也慢慢产生了,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一经出现,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MOOC、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生,然而与传统课堂相比,很大程度上缺乏了教师的参与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本身有较强的自制力去完成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学习效率不稳定。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弊端,国内外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新课题——将传统课堂与新模式的优点相结合,基于这种背景,混合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在中国,混合教学最早由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12月提出,他认为:所谓混合教学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模式与和网络教学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高等数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则通过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师的讲授答疑来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而《高等数学》的内容又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难以理解透彻,这就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而慕课的兴起则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教学运用于《高等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学校MOOC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以好大学在线平台上我校自建的《高等数学精讲》慕课为载体,电信类和物理类七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数学》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是基于慕课平台,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的。而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优化传统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学,发展到:(慕课平台)先学→后教。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需要在上课之前先登录好大学在线平台自主观看是由老师通过平台发布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完成自主预习。在线下的课堂上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疑问,并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小组之间的学习和合作探究,课后则是总结反思的过程,并完成线上的拓展练习和单元测验,最后由老师进行评改。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路为(如图1所示):
图1
在上面的流程图中,整体可分成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课前预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后再组织学生们探讨答疑,各抒己见,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最后学生在线上完成相应的练习,也是对课程内容的查漏补缺,以便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为了从学生的角度调查对混合教学的效果评价,在2019年秋季学期实施了高等数学课程混合教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对其中88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如下:(1)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模式?
A.线下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B.单纯的线上网络教学模式
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2)混合教学模式是否能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是
B.不确定
C.否
(3)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你每周在网上的自学时间大概有多久?
A.1小时以内
B.1-2小时
C.2-3小时
D.3小时以上
由调查问卷的问题(1)和问题(2)可知,82%的学生更喜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0%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模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3)中,20.45%的学生自学时间在1小时以内,32.95%的学生每周自学1-2小时,23.86%的学生自学2-3小时,3小时以上的则只有22.72%。
图2
图3
通过对图2和图3的分析: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观看学习视频,然后是探索作业和在线测试环节(如图2)。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帮助最大的部分是教学视频和练习题(如图3)。
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混合教学适应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帮助他们理解掌握《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其中的线上教学部分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新的模式带来的新鲜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互相监督和促进,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思变的教育才能拥有强盛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便是课程思政。
如何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体现出“思政味儿”?《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理有趣的切入点,将课本之外的素材引入教学过程中,拉近《高等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高等数学中函数的连续性时,可以将函数的连续性比喻成生活中的一段旅程,虽然有时候由于某种因素,会出现“间断点”,我们可以把这些“间断点”看做生活中的小挫折,但是“间断点”也是有限的,生活中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继续努力,继续坚持,前方的风景依然美丽。以此来勉励广大学生面临困难要做到坚忍不拔、从容不迫,永葆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防控疫情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这种特殊时期,高等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结合高等数学的特点将疫情防控、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无法开展线下教学的情况下,学校老师以在线教学为契机,通过微课或者直播等多种形式来开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开展混合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加快课程改革创新。
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是传统课堂和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教师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表明,混合教学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育人功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方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困难,比如个性化学习指导较难实施、线上和线下难易程度不好协调等。为解决这些困难,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又具有美好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需要广大教师继续努力,不断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