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妮
《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讲述了人们务农为生,太守被贬,仕途失意,但是他们却都能乐在亭中,乐在山川,乐在和平安定的岁月。 此文写于欧阳修被贬的第二年,也就是1046 年。《丰乐亭记》无论是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在古典文学史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因此,许多学者对这篇散文进行了翻译,去解读传播。 文章将选取我国著名翻译家罗经国的《古文观止》,Ronald Egan 艾朗诺,以及刘师舜的三个译本以评价理论进行对比,探讨评价理论的使用价值。
评价对等理论(Appraisal System)是发源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概念框架,由马丁在此基础之上,汲取其他有关内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对Halliday 的SFL 理论的再创造,本质上是用某种特殊方式和途径来探究会数?阐释,可用于表现话语评价态度立场,构建篇章人际地位关系的功能性语言资源。 这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 而这三个子系统又包括各自具体的系统,他们之间相互依存而又不可分割,并且彼此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分析体系。 下文将逐一辅以数据加以说明。
《丰乐亭记》的三个译本分别取自罗经国(《古文观止(中英汉对照)2005》,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onald C. Egan 艾朗诺,刘师舜等人译作。 以下为了方便叙述,简称为罗译、艾译以及刘译来代指《丰乐亭记》对应的译本,分别从功能语法评价理论的三个维度对三个译本的质量进行评估。 张美芳(2005:128)将评价系统,即原文和译文相比较的评价维度,共分为了四个范畴,分别为标度一致、标度不一致、标度过高,以及标度不足。 下面的译文分析中,将其分别标记为=,0,+,-四个符号。
态度是评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心理过程紧密相关。 总的来说,情感、判断、鉴赏三者缺一不可,情感占据主导地位,有着核心的作用,而后面两者也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其中,判断偏向道德层面,鉴赏属于美学范畴。
1. 情感
情感属于人类特有的情绪表达,是人类内心收到外界刺激之后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动,可以是正面情绪,也可以是负面情绪,进一步又可将其细分为意愿性和情绪性。 所以如“开开心心”“哭哭啼啼”以及“渴望”等均属于态度系统中的情感。
《丰乐亭记》中出现了7 次“乐”,包括如题目中的《丰乐亭记》之“乐1”,“乐其岁物之丰成”之“乐2”,现代汉语对于“乐”的解释有两种:快乐,快活;声音,乐音。 其次,“俗之安闲”的“安”,现代汉语的释义为:平静;心安。 “安”“乐”都是一种描述心情的情感表达,因此属于评价体系-态度-情感。 这里将对原文中的“乐1”和“乐2”以及“安”进行分析。
原文中“乐1”罗、刘译为“happiness”,而艾则译为“joy”,在感情强度上,“joy”与“happiness”相比处在强势地位,(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707/835)。 因此,罗、刘二人的译文与原文评价标度一致,但是艾译则超出原文标度。
同理,“乐2”,刘译文“happy in the enjoyment…”的表达显得啰唆重复,艾译“find joy”(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004,713)意为一直寻找着的非同寻常的快乐,首先“joy”高出原文标度,其次,根据前文分析,这里的人们拥有的是简单平凡的快乐,内心平和,并不需要特意寻找快乐,“search”也高于原文标度,因此其译文记为(++)。 对比其他两个译文,罗译的“happy with”则简洁清晰明了又符合当时的时代以及背景知识。
“安” 民风习俗安恬闲适,刘译为“calm and leisurely pace”。 “pace”是指速度、步法、步调的意思,不表示民风民俗,因此刘译的“pace”不符合原文。 罗译为“manner”,有风俗习惯的意思。 艾译为“ways”,人们的行为方式。 因此罗译文和Egan 译文都符合原文。
2. 判断
评价体系中的判断是指与社会道德层面相关的道德标准,并对人类及其行为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判断的评价态度。 其标准来源于社会现有的规定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 《丰乐亭记》中的“豪杰”以及“德”还有“公事清简”等涉及人的身份及事业,含有道德的层面的评价;以下,将对“豪杰”做出分析。
“豪杰”有两种意思,一方面是指才智勇力出众的人,如《管子·七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 另一方面是指有势力的人,如《史记·货殖列传》:“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原文应该理解为:在唐失其政,海内分裂之时,天下突然涌现出许多股势力来争夺政权,有贬义的意思,此处应该采用第二种释义。 针对这个词汇,罗译和艾译均采用“warlord”表示“军阀,非官方的”(《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1390),刘译为valiant men“勇敢的人”(《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1358)。 经分析对比之后,“valiant”表示勇敢的,是褒义词,因此应当选择贬义词的“warlord”更加符合原文的评价尺度。
另外是“公事清简”,刘译为“light business”,艾译为“problems few”,罗译为“simple affairs”。 原文中的“事简” 是指公事清简,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business”一般指商业事务。 艾译的“problem”指代不明,可以指各方面的问题,而这里是特指公事清闲简单,罗译的“affair”更加合适。
3. 鉴赏
鉴赏,又叫鉴别,也是评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个小分支构成、反应、组成和评估。 反应分为质量与影响两个方面,如“孤单”“优秀”“良好”等。 组成则是在反应的基础上,分析产品和过程。 评估是对自然事物价值的评估,也是鉴赏的结果。 《丰乐亭记》中的“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之“漠然”属于对自然事物以及现象的评价。
“漠然”是指“静静地”意思,副词,做状语修饰动词“见”,也可以理解为当地的环境非常宁静,与前面提到的战乱时期形成对比,突出现在的和平安乐。 罗译“peace”(《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768),副词转译为名词。 刘译“left untouched”副词转移为过去分词做状语,艾译为“tranquil”,副词转译为形容词,修饰地点,都属于“translation shift”。 罗和艾译文都符合原文 的 评 价 尺 度, 根 据 前 面 分 析, 刘 译 文 的“left untouched”则属于错译。
此外,还有“丰乐亭”的“丰”也属于评价体系-态度-鉴赏。 三位译者都做了不同的翻译,罗译的“plenty”表示粮食或者金钱等的充裕和富足(《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1157);刘译“prosperity”(《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1212)表示繁荣,成功,但是更偏重于经济上的繁荣;艾译“good harvests”(《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711)表示丰收,好收成。 根据前言的背景知识,可见这里的“丰”主要是讲人们种地的好收成,并非指经济繁荣(prosperity)。 考虑到译文主要面对的是外国读者,在看到这两个词时,“harvest”比“plenty”更能让读者在脑海中“丰收”这一概念。 文章题目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因此此处可以去掉形容词good, 采用harvest 既体现了原文的意义,又达到了题目简洁精炼的要求。 三种译本的翻译质量在态度系统的分析可从表1 直接得到对比。
表1 三种译本的翻译质量在态度系统的分析
续表
介入系统以态度为基础,态度是接入系统的资源。介入又包括单声、多声、对话收缩以及对话扩展。 多声之中,有四个基本选择,分别是否认、公告、接纳以及归属。 否认是以“否定”和“反预期”来表明说话人的立场。 文章中出现的“失其政”则属于多声之中的“否认”。 而“失其政”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失去政权,罗译为“lose power”,艾译为“lose sway”。 根据字典释义可得,“sway”一词更偏文学性,但它并不常见。根据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语料库(http:∥corpus.byu.edu/bnc/)查询词汇频率结果发现,“power”出现频率为31136,“sway”出现频率为355,相比之下,“power”的使用频率远大于“sway”,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一方面,采用“power”可以减少读者的词汇认知负担;另一方面,这一段主要是叙述文体,为了不打断读者的思维,采用简单易懂的词汇更有利于读者快速地接收译文中出现的信息。 因此,综上所述,处在这样采用“power”好于“sway”。 介入系统分析三个译本的质量对比见表2。
表2 介入系统分析三个译本的质量对比
级差是评价理论之一,对于揭示语言的价值以及展现人物的性格方面组合有重要的作用。 级差由两部分组成:语势与聚焦。 其中,语势是从强度以及数量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大小”“轻重”“多少”“轻”“重”等。 而聚焦则分为柔化和锐化,前者模糊语言,表达说话者的立场以及价值观,后者使语言表达富有效果。 级差为语言研究创造了条件。
《丰乐亭记》则中的“何可胜数”便属于级差中的语势范畴。 何可胜数的“胜”在这里是“尽,完”的意思,意思是:敌对的政权之多,怎么数的完呢? 从而体现敌国数量之多。 罗译文中采用的是:“too numerous to count”,刘译文采用的是“many”,艾译文采用的是“more…than could be enumerated.”在此处,为了表示数量之多,这种评价级差的排列应该是“too…to>more…than…>many”,因此“too…to…”会更加符合原文表示数量之多的评价尺度。
此外,还有的级差系统评价是“舟车商贾”中的“舟”和“车”。 其中,“舟”在汉语中的解释为一叶扁舟、小船,罗译为“ship”,另外两位译者艾和刘则译为“boat”。 根据字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释义可得:“ship”一般指在海上航行的大型的船只,“boat”则指划桨的船、帆船或带发动机的船。 当时滁州介江淮之间,商贾们不会乘坐大型海船来到滁州,因此选择“boat”更加合适。 罗译“车”为“carriages”马车,四轮大马车,刘译“vehicles”为机动车辆,艾译为“cart”二轮运货车。 通过对比这三个词的英文释义,“carriage”最合适。 级差系统分析三种译本的质量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级差系统分析三种译本的质量的对比
通过对三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印证了评价理论可以运用到翻译以及古文的译本比较中。 译者在完成翻译之后,可以进一步运用这一理论来进行语言学的分析,作出理性的判断,从而提出更好的版本,服务于不同受众群体的读者。 希望本次对比研究可以为古典文学的翻译以及评价理论提供些许的参考价值。 此外,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艾译版本与原文意思最为贴切的频率最高,他本人是哈佛教授,热爱研究中国唐宋两代的文学、美学和文化史。 因此,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翻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