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策略分析

2020-10-23 09:16黄忠槿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地理对策

黄忠槿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理念的渗透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渗透生态教育,构建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229-01

当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教育是必经之路,是解决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强化生态素养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渗透生态教育理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意识,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本文中,笔者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探索生态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现状极其对策。

1.生态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是以保护环境为主的教育,是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生态教育理念的实施,主要是教师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生态知识的传播与渗透,培养生态意识,促进良好生态行为形成的一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最终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生态教育是与环境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理念,生态教育是从环境教育逐步发展而来,而环境教育的内容则包含于生态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生态教育侧重于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生态文化知识,培养生态意识,而环境教育,则主要是倡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2.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现状

2.1 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了生态教育的实施。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然而,如今的教育,依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地理的副科地位,决定了其在课程体系了的被边缘化,同时也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地理教学的改革创新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应试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初中地理教学知识传授、照本宣科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忽视教学的改革创新,影响了生态教育的实施,在教学和考试中,教师也很少涉及有关生态知识的题目,进而导致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教师的生态素养不足。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实施生态教育,与教师的生态素养息息相关。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生态素养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生态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缺乏生态教育的意识,意识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行动的缺失,最终使得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缺失;另一方面,一些地理教师缺失生态知识,导致很难将生态教育与地理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最终影响了初中地理生态教育的实施。

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对策

3.1 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生态素养。

针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试化教育理念较重,生态教育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想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实施良好的生态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生态素养,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端正思想观念上,教师需要转变的思想观念有四:一是转变“人定胜天”的思想;二是转变资源无限的思想;三是转变从人与人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四是转变科学技术决定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等,方能在地理的教育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渗透生态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生态教育。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自然资源章节的知识点时,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结合我国的国情,给学生讲解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自然资源较少,因此,形成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等,方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 多元化教学,提高生态教育质量。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落实生态教育,单一化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不断优化生态教育的形式、内容等,全面提高初中地理生态教育的质量。

首先,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引入一定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和讨论,通过解答案例中蕴含的问题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教师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融入现实的生态案例,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其次,辩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某个话题,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形成具有对立观点的正反两方,并围绕教师给出的主题进行辩驳。这种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观点。例如,在初中地理“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自然资源问题,给出主题让学生辩论: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正反辩论,这样的辩论方式,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价值观。

第三,社会调查法。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学科,必要的社会调查,让学生用脚步丈量土地,获取地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通过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教师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学校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思考解决的办法。类似的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转变应试化的教育思想,积极渗透生态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学.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初中地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试论科技价值观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