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追问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2020-10-23 09:16董淑珊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董淑珊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注重改进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和方法手段,特别是将有效追问策略充分应用其中,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有效追问策略;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167-01

1.课堂有效追问的基本内涵

追问主要指的是着眼于学生基于某一问题或内容深入认知、理解、弄清楚、搞明白,在某一问题提出之后,再次进行深入地提问,穷追不舍、刨根问底,直到学生能够实现正确解答。有效追问则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借助追问环节的巧妙设计,带动和引领学生知识获得的发展提升,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中,教师要以“三维目标”为统领,强化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化、精细化设置,强化系列问题同课堂临时生成问题之间的紧密结合,在巧妙穿插中、在由浅入深中实施针对性的“二度提问”,以此强化学生思维的激活和审图探究的实施,在富于严密性、富有节奏性的课堂中收获理想教学成效。

2.有效追问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2.1 于易错之处追问,实现巧妙纠正。

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基于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视,并努力将学生错误产生的原因弄清楚、搞明白,以此为契机强化正确纠错方法的运用和合理纠错时机的把握,借助行之有效的追问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难和复杂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和辅助于教育教学。比如:在这一数学题目的解题中:“甲和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70千米,两辆摩托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驶出、相向而行,两辆摩托车的速度分别为50km/小时、40km/小时,那么这两辆摩托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按照解题要求学生运用不同解题方法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第一种:270/(50+40)=3小时,另一种:270/40+270/50=12.15小时,此时教师可以进行追问,上述两种解题方法,哪一个正确?很多小学生感觉第一个对,第二个也没什么毛病,陷入到了疑虑和困惑之中,教师可以继续进行追问?两种解题方法的结果不同,为什么?大家试着找出原因,第二种解题方法是否计算过程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借助适时追问的方式将学生的错误过程坦然公开出来,赋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对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达,从而强化错误产生原因的进一步明晰,实现正确纠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2 于无疑之处追问,实现乘胜追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预设框架的大胆突破,基于学生的意外回答,可以给予他们主动的回应和积极的激疑,借助睿智、精细的追问,强化学生思维的激活和想象空间的拓展,以有效的“节外生枝”教学实现独特价值的演绎。比如,在“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觉得百分数和分数两者之间是否有区别?”结果发现学生很难回答上来。此时,教师可以列举两个情境:小明买了一条彩带,其长度为50/100米,而小明在编织花朵的过程中用去了这条彩带的50/100。教师可以进行充分追问:大家觉得老师创设这两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想要说明什么问题?通过这两个情境你的感受是什么?在这样的追问下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并得出结论:上面两个情境中第一个不能够用百分数进行表示,由于50/100米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0.5米,而具体量无法运用百分数表示,而第二个可以,50/100代表的是使用彩带与彩带总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运用百分数进行表示。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理清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差别:即分数可以进行具体数值的表示,而百分数却不具备这一功能。这样的教学中,充分借助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节外生枝”,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追问、因势利导,强化了学生思维闸门的开启,既让课堂更具生动性和活跃性,而且也能够深化学生基于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的认知与理解。

2.3 于歧异之处追问,实现去伪存真。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表达自身的观点和间接,帮助学生更多地实现“异想天开”,教师在歧异之处追问过程中要强化语言斟酌,在保护小学生探究热情基础上,对那些思维“偏离”主题的学生进行冷处理。比如,在“分数的再认识”教学中,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1/2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這样的问题,借助圆形纸、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学具,你是否能够将新的分数创造出来?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纷纷交流讨论、展开操作,有的积极展示自身的创作:有学生将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之后,再平均分为四份,每份就是整张纸的1/4;有的对正方形纸进行3次对折,再平均分为8份,每一份就是整张纸的1/8,有的学生借助测量的方式将长方形纸平均分为5份,每一份就是1/5,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们实现了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不仅对很多的新的分数更加了解,而且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运用不同的折法都可以将1/4表示出来呢?这个过程中就实现了学生分数认知理解的深化、细化。

3.结语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生本思维”,持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开展“追问式”教学,特别是注重于易错之处追问、于精彩之处追问、于歧异之处追问,真正将数学课堂打造成提升学生知识与素质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柔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设置及教学方法探寻[J].考试周刊,2017,(94).

[2] 季秋香.“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6).

[3] 易发伟.浅谈有效追问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