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梅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云浮 527125)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MP)是由于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长时间持续的作用而发生的病变。近来年我国EMP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主要表现为EMP突出宫腔、宫颈管,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异常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传统治疗主要是对息肉进行摘取,但该方法操作过于盲目,疗效欠佳,术后并发症较多,复发率高。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是由息肉的根蒂进行切除,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本文旨在对比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与摘除联合电凝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对象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3](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呈现不均匀回声,提示息肉可能),无手术禁忌证,术前1个月未进行激素治疗,有宫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宫颈病变或癌变、生殖道炎症引起的阴道出血,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0岁,病程5~24个月、平均病程20.1个月,多发息肉18例、单发息肉37例,流产史12例,生育史22例;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5~24个月、平均病程20.1个月,多发息肉14例、单发息肉41例,流产史14例,生育史2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查。
1.2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实验室(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手术,术前3 h口服米索前列醇(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68,规格:0.2 mg)400 μg。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联合电凝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后将宫颈管扩张,置入宫腔镜,在宫腔镜下探测子宫的情况,手术钳子由息肉根蒂的位置剪除息肉,滚珠电极电凝息肉根蒂,刮匙搔刮宫腔,操作谨慎,注意寻找出血的位置,电凝止血,参数设定:电凝电流功率设定60 W。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刀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超声监视保证膀胱的充盈程度适中,确认可清晰地探查子宫体、子宫底,宫颈钳将宫颈钳住,探测宫颈深度,将宫颈内口扩张至超过宫腔镜外径,约为10 mm,置入宫腔镜,确认息肉数目、位置,生理盐水膨宫,压力与平均动脉压相似,从息肉的根蒂部将息肉切除,注意电凝止血,术后降低宫腔压力,设定参数:电切电流功率80 W。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1)显效:息肉完全切除或摘除,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2个月内未复发;(2)有效:息肉切除或摘除,术后月经有所恢复,但仍未正常,12个月内未复发;(3)无效:术后月经未改善,息肉复发或者子宫内膜增厚。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3.2疗效指标 (1)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量,主要依据PBAC评分(月经失血图)[5]。(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样:术前、术后3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10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测。
1.3.3恢复指标 比较两组复发及并发症(宫腔感染、子宫穿孔、发热、尿潴留)发生情况。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2.2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指标比较
2.3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量、VEGF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月经量、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VEGF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量、VEGF水平
表4 复发率及并发症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引起月经异常,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内分泌紊乱、炎症、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均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高危因素,宫颈管、输卵管等部位的子宫内膜息肉极易堵塞输卵管,造成不孕,并且子宫内膜息肉的数量增加、体积变大,也会对受精卵的着床产生影响[6-7]。因此,对于EMP的治疗既要考虑到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还要保证患者的生育功能。
传统摘除联合电凝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难以从子宫基底层息肉根部去除息肉,极易出现残留,增加术后复发的概率。临床研究统计,传统摘除子宫内膜息肉后残留率达50 %以上,并且在刮匙搜刮宫腔时易对子宫内膜组织造成损伤,刮出的组织结构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理诊断[8],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EMP可利用宫腔镜放大显示系统将宫腔的形态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可对息肉的位置、数量、大小等准确掌握,在直视下从息肉的根蒂切除息肉,降低复发率[9]。本研究显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与摘除联合电凝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所消耗的时间相当,对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也无明显影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术后3个月月经量、VEGF指标改善更显著。VEGF是机体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作用,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影响经期子宫内膜血管的形成。子宫内膜息肉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降低VEGF水平可改善患者的月经,减少息肉的形成[10-11]。术后随访过程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能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从根蒂切除息肉,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笔者总结临床经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优势主要有:(1)术者利用宫腔镜在直视下操作,可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2)从息肉的根蒂切除息肉,基本无残留,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3)整个手术过程不损伤患者的子宫;(4)能够明确息肉的病理诊断。但术中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宫颈插管导致宫颈处于松弛的状态,在术中应注意切割的深度,确保创面平展;(2)生理盐水膨宫时要采用能完成手术的最小压力,降低水中毒的发生率;(3)为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尽可能选择内膜的增殖期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月经量、VEGF水平,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