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芳
浙江宁波象山丹城第二中学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是一个神圣的任务,担负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方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与“育”都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分割。为以己之力助人之发展,班主任应对于学生进行体验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品性渐趋完善,从而以徳为出发点,达才成德。
《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里规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先做到对于学生的要求,起到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以优良的行为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如,班级不允许学生迟到,身为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这样才会让学生信服。教师的表率力量会在学生的身上转化为一种动力,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在德育方面的培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在课堂之中,教师更应以自己严谨的治学与授课态度为学生做出良好表率,让学生在课堂之中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管理方面更加有效。在德育教育方面,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清理校园和植树等活动,并在实践中表现良好,做学生的榜样。绿色环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德育的培养包括对于环境意识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们清理校园垃圾、植树等活动,同时教师也参与其中,能够使他们体验到人与自然一体的和谐意境。班级的植树活动中,同学们虽然十分疲倦,但在心得体验之中也写道,通过这次体验了解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整体性,愿尽自己微薄之力以使地球更添一份绿意。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通过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实行的。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对于学生的关心,这种关心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方面,还体现在学生的心态方面。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可能会表现出沮丧的情绪,这时教师应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不产生厌恶学习等消极情绪,重拾信心和热情。教师应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上进,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学生进行开导,并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课堂上,我们通过对于学生的教导来进行德育方面的影响和教育。比如说,在讲到《沁园春·雪》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和自己共同赏析这首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是上下两阙词的过渡,从写景转入抒情,而最后一句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喷薄而出的雄心壮志。这种共同赏析的方式使得课堂上多了学生的参与,让课堂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在课堂上就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了课堂的管理。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诗词的共同阅读、赏析,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到词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汲取作者的智慧,提高自身素养,达到“正心”、“修身”,发挥出体验式德育的作用。
一个班集体中的学习进度必然是参差不齐的,这时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而不能对于所有学生都进行同样的要求。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发现他们的长处,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帮助他们进步,帮助他们补充知识点;对于中等生,教师不应忽视,而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产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对于优等生,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在培养学习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品性,并时刻警醒他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时刻保持对于学习的警惕态度。同时对于全班同学都应注重德育方面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从小就培养起良好的品性。在课堂上要想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则应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因此因材施教就成为了课堂管理的一个必要手段。因材施教是对于学生的关注,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好适应初中生的特点,即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注意力易分散等,从而使教学有对应性,能够更好针对不同程度的同学。不同的对待能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使其自身产生对于班集体的关爱和归属感,促进了其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进而营造出了更为和谐的班集体氛围,这正是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诫子书》中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依我所见,修身养德的静与俭都是在实践之中所体验的。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德育引导,学生才能更加感同身受,使知识与实际、行为与品格合而为一,最终达到和谐而高尚的境界。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良好管理,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与工作热情投入到班级之中,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才能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