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鑫 刘聪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领域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素养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学策略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凸显德育教育重要性。初中体育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应注重应体育知识内容和德育相结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合理选取德育内容
初中三个阶段的学生均有各自的特征,其德性能力、道德认知水平、性别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正因如此需要教师不能统一对待或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应仔细观察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思维变化,使选取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具有层次性与合理性。首先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至初中,学生之间都处于陌生状态,关系也较为生疏,此时体育教师就可适当渗透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借此增强初一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并提升班级凝聚力。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之前应充分了解由于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转型过来,其组织纪律性较差,只有及时改善这种情况才能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在初一体育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和规则意识等德育内容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而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初中知识内容难度必然高于小学时期,部分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过渡而来,自然无法较好地适应教师教学进度,不可避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和挫折心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为学生渗透克服困难与顽强拼搏等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同时缓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初二学生和初一以及初三阶段学生相比有着较强的好胜心与自尊心,逆反心理更是学生最为显著的表现,也相繼出现两极性、冲动性和易感性情绪,以致于出现不服教师和家长管教以及早恋问题,如不及时引导必然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此时体育教师可适当渗透谦虚、勤俭节约、谨慎理性等德育内容,指导学生站在理性角度正确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第三初三学生和初一、初二学生相比,其思想和行为都越来越成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中考。正是在该阶段形成的习惯和思想会伴随学生一生。体育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德育内容,避免学生思想和行为偏离正确轨道,从而以积极向上且乐观的心态面对中考。
2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应结合初中生个性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现代教育极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以及展现自我的机会,打破以往教师占据课堂主要地位灌输知识,学生被动聆听现状,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情境即课堂教学常见形式,即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掌握知识并受到德育教育熏陶。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创设广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情境,将接力跑中不可缺少的接力棒替换为普通篮球,之后让一名学生从操场跑道起点环抱两个篮球跑至下一个队友面前并将怀中篮球传递给对方,要求篮球在奔跑中不能掉落在地,一旦掉落则要重新开始,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队友奔跑到终点,最先跑到终点小组获取胜利。上述方式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并激发内在潜能,最重要锻炼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神。部分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长期以往必然出现懒惰态度,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融入德育内容更不知从何谈起。再加上部分体育教师依旧倾向于传统教学观念,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也有部分体育教师重视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较强的学生,忽略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情况,更造成部分体育技能较差学生出现自负和自卑等不良心理。对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积极采取因材施教方式融入德育教育内容,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距离,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优势作用。以“跳高”教学为例,该运动需要借助冲刺跑后在合适的起跳点和时间单脚起跳后成功越过横杠,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爆发力。但部分学生因胆怯心理而不敢跨越。对此,教师可在学生参与练习前划分层次,让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掌握跳高技巧并告知学生注意事项,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先了解和跳高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如高抬腿、助跑等运动技巧等。上述方式有利于让不同水平学生突破自我,敢于挑战困难,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3紧贴学生现实生活
初中德育涵盖日常行为习惯、精神文明、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当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协同发展。以排球项目为例,教师在讲解技术之前可先为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孙晋芳、郎平、朱婷等排球运动员参与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等重大比赛场合获得的成绩,让学生明确学习排球并非单纯的增强身体素质,如果技术高超还能站在国际场合为国家争取荣誉。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述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艰苦奋斗的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并在学生明白掌握任何体育项目都需要经历拼搏和磨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部分初中生缺少较强的自制力,以散漫和懒惰的态度参与体育训练。教师在上课时应要求提前抵达集合场地并按照规定内容完成体育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4结语
总之,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华.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 2018(8):117-117.
[2]邱伟臣.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