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多是固定的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对此,为了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智趣游戏;质疑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为中心”“生本课堂”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几乎绝迹,课堂上教师会尊重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依然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内进行,真实的课堂依然还是“教为中心”,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本质,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笔者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一直在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现将自己的所得归纳如下。
一、智趣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有限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中设置一些充满智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可以分小组学习,激发学生的动脑动嘴能力。首先让同学熟读课文,然后分小组合作说一说、演一演蒲公英、苍耳、豌豆是靠什么四处旅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孩子思考:没有风,蒲公英宝宝能四海为家吗?没有动物的皮毛,苍耳可以到处旅行吗?没有太阳,小豌豆能离开妈妈吗?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种子的传播受自然条件制约。最后小组内讨论,如果你是柳絮、樱桃、青菜,你会怎样离开妈妈四海为家呢?课后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有趣的植物》等科普读物,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大家要在展示课上说说自己了解到了哪些大自然的知识,根据表现评选出最佳学生。
二、允许质疑,促进独立思考
质疑和提问是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必经之路,能够发现问题,说明遇到了思考障碍,这与传统课堂上的单向接受知识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段落如何划分”“概括中心思想”等老套问题,让本来趣味十足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
所以,教师应该把提问权交给学生,第一步激发他们质疑和提问的勇气,然后学习提问技巧,如何问及重点,如何提高提问水平,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比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有学生就提出了“掌握高科技不就可以崛起吗?为什么还要读书”的问题,也有学生提出了“这么多书该怎么选择,该怎么读”的问题。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予以回答。听了他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后,教师再做总结性发言,并鼓励他们经常提问,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三、立足于教材,重视课本阅读
纵观各地语文试卷发现,其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大多取自于课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对此都很熟知,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将目光转向了课外,忽视了课本的阅读,选取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之作,而且是由编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精心挑选的,无论是语言還是思想情感都是无可挑剔的。
比如,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中对自己儿时的伙伴闰土的描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所以,学生对于此人物的形象分析也很有兴趣,尤其从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的巨大转变,能够给学生以很大的触动,而且这篇课文以人物形象以及个性的转变揭示了本文的主题。通过阅读本文,可以使学生对于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在教学这些现代文名篇时,我们要进行认真备课,弄清文章内涵,注重知识点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认真训练能力,紧扣典型语段剖析,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培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组织讨论,深化阅读
阅读并不是一件完全私人的活动,每个人通过阅读都会收获一些东西,但因为个体差异性,每个人收获到的东西也都是不同的。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组织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交流阅读心得,互换思维,彼此互进。而且,通过组织讨论还能充分增加课堂上的互动,不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和学生交换看法。
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后,学生见识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但很多学生对于海底世界的认识远远比课文中提到的多。因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主题为“海底世界知多少”,让学生分享各自知道的关于海底世界的知识和趣闻。学生们都积极地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去,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知识,使每个人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的积累,从而深化了本课的阅读。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积极求新求变,突破原有的束缚,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真正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武青.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尹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