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军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亦可以是情趣盎然的,但必须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只有实现了高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能够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感受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做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语言操练;分层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进而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鉴于此,为使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發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优化调整,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既可以聚焦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便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单元之初,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没有在一上课就直奔主题、平铺直叙,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了歌曲“Lets travel”,以此来聚焦学生的思绪,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Mr. Bean去度假的录像,继而引出了本单元话题:“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样,通过利用歌曲和录像导入新课,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语言操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与运用的过程。这便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培养。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借助语言操练活动的开展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英语教学更具有用性。
待学生基本掌握了《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之后,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情境。即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学生A邀请其他三名学生参加生日派对。学生B、C、D则要回答“Yes”或“no”,并说明理由。在语言操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在对话中加入了许多创新点。如此,通过开展语言操练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落实以学定教
由于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单一的“无差别”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继而在此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充分落实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进行《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单元的教学之前,为使英语教学更具普惠性,在最大限度上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个性特点等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合理分层。以单词教学为例,对于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拼读,并大致掌握单词的基本词义即可;而针对英语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好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根据音标自主拼读,并能够掌握单词词义及用法,会用单词进行简单造句等。这样,通过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不仅理清了上课的思路,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和禀赋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地开发和释放。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反映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继而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英语的教学规律展开积极、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获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俊阳.活用教学方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21.
[2]杨仁茂.试分析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