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2020-10-21 12:32江永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新高考高中语文

江永芳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后天其他的所有知识都要以语文为基础,可以说语文知识有可能成为其他知识学习的短板。原则上来说知识是不分学科的,只是为了方便教学才将知识划分为语文、数学等科目。只有真正实现了文理不分科,语文教育的优势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只有精通语文知识,才有可能在其他行业有所建树;只有语文知识扎实,才能将生平的感悟写出来,才能在语文上获得更高成就。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文学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逐渐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消了文理分科,只是让学生在政史地、理化生当中自由选择,语文这一学科仍然是必考的。按理来说对语文的影响不大,其实不是这样的,文理分科的取消对语文教学而言也是一次机遇,是培养文学巨匠的机遇。

一、打造适合文学巨匠培养的温床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学巨作浩瀚如星,古代著名的文学大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从宋代灭亡之后我国的文学巨匠好像少了很多。究其原因,在于元朝不重视文化,所以文学巨匠较少这是显而易见的。明清时期除了四大名著等之外,优秀的文学大家也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清大搞文字狱,很多文人墨客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放不开手脚,大多重视的是咬文嚼字,这就限制了文学的创作。再加上当时的明清科举限制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八股取士阻碍了文学的发展。唐宋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帝王统治较为自信,文化相当开放。这种氛围成为了文学巨匠成长的温床,尤其是宋朝年限虽短,文人非常多。另外,唐宋以及之前的文学巨匠除了文学能力高超之外,还多才多艺。首先曹操既是文学家又是军事家、政治家;陆游、辛弃疾等人主要的梦想是恢复北宋,写诗只是“副业和娱乐”;祖冲之、张衡等人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也很难在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留下大作。因此可以看出,古代每一个文学大家都不是纯碎的文学领域大家,而是身兼多职,能够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因此想要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就不能有所限制,打破文理分科既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其他领域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融合,减少科目局限

在文理分科时期。虽然文科和理科都要学习语文,但是对语文的重视度是不相同的,文科专业语文教师的整体实力明显较强。并且在教学当中各个学科之间还是存在隔阂,语文教师只负责语文知识,如果涉及到了如历史知识的话也是一笔带过。这种学习方式就限制了学生的眼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除了取消文理分科之外,還强调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打破知识的界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这也就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学识渊博,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学习古代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影视剧当中经常看见一些教书先生摇头晃脑带着学生阅读文章,看起来很死板,但是效果还是可以的。古代语文教育讲究诵读,私塾老师只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与我们今天讲得多读得少完全不同。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心知肚明,自己的学生读课本或者课文的遍数究竟有多少。答案是不容乐观的,估计认认真真读上一两遍课文的学生都是少数,更不用说认认真地读上十遍八遍的了。

三、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当前的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语文分数上,毕竟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不读文章只读段落第一句来快速整理文章主旨,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投机取巧性,只是为了让学生方便答题,并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方法,创立新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感受。虽然古代采取的是科举考试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大多是四书五经,但是古人阅读面还是十分广阔的。比如左宗棠除了阅读四书五经之外,还阅读农桑、土地等书籍。相比较今天的学生除了教材之外也就读过几本玄幻小说,看书的态度也是很不认真的,基本上都是跳着读,一本书几天完成。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还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要了解高中生的特点,根据其习性对高中生进行引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新高考模式的改革整体来说对语文的学习是有利的,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来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当然这也不能说之前的文理分科就是错的。毕竟一个时代一个认知,至少在那个时期文理分科也为国家培养很多专业性人才,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合理地进行选择,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随莲.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03):80-81.

[2]马元忠.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新高考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4.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新高考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