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燕
摘 要:数学对学生素养和未来的生活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课改重点强调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后,高效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话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本文将对如何以情境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一番论述说明。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是新时期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于是学生就能在兴趣的驱使下有效吸收数学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将情境教学法有效落实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心主动投入到学习状态,从而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其实就体现在数学教材中,由于部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思想过于严重,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就忽视了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将生活情境教学法和授课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这一节时,首先,我将学生所熟悉的篮球生活情境设计成和本节课授课内容有关的数学语言,由此使学生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亲身对学生进行读写示范,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之后,我指导学生完成了教材中的练习题,使学生知道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深化了学生对百分数内容的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课堂回忆,总结了这节知识,让学生交流了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从生活情境出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百分数与实际生活间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从而构建出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二、从直观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說:“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形式下,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已非难事。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从直观情境出发,将图片、视频等直观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蒜叶生长的图片》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出示了蒜叶生长的图片,对学生说道:“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蒜叶的生长情况学习制作统计图。”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蒜叶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记录了蒜叶的生长情况,让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完成了第6到16天蒜叶的生长情况统计图。之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了统计图,使学生了解了蒜叶生长变化情况的特点,又让学生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出差的变化的特点。由此提高了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还能够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并为学生做了课堂小结。这样,我通过从直观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会了简单的统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统计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完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从问题情境出发刺激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愿意探索知识,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从问题情境出发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诱导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助力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由此一问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顺利开展新课的教学提供了助力。然后,我让学生自主探索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由此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获取产生了冲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后,我通过以教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在黑板上进行重要语句的板书,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都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最后,我引导学生回忆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系统化了本节知识,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从问题情境出发,不断加深问题难度,刺激着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情境教学法是最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情境教学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丁前红.践行素质教育: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J].才智,2019(32):133.
[2]郭长林.谈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9(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