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网络教学“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2020-10-21 23:01张旭晖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长方体交流高效课堂

张旭晖

通过网络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构建小学数学网络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运用“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这是构建网络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这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具体的数学学习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由学生的被动学习、牵引式学习形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一、激情导入是网络教学“高效课堂”形成的催化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我在阳光网络课堂上教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精心的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猴师傅用3张同样大小的饼分别分给3只小猴子,师傅把第1张饼平均分成2份,分给第一只小猴子1份;然后,师傅又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4份,分给第二只小猴子2份;最后,师傅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了8份,分给了第三只小猴子4份,这时,第一只小猴子可不高兴啦!第二只小猴子也哭着个脸说师傅不公平!在讲完故事后我追问学生:(1)师傅公平吗?(2)你是怎么想的?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这时候,好多的学生要求连麦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主动地参与的学习中。趁着学生的高兴劲头和学生的回答我立即引出所学的内容。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于多媒体的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以形、色、声、体等的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与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想学、能学、巧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探究是网络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凸显的必要方式。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如学生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用具体的看一看、摸一摸等学习形式去感受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轻松地把握了长方体的三个知识点,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動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学有所获,练有所成。

三、合作交流是网络教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形式的必要补充。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合作交流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成效的途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中是无法开展的,而这一学习的方式的确重要,我就采取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利用手机视频聊天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学习。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个教学内容时,让学生采取小组手机视频交流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去认真的思考分析:(1)怎样把长方体纸盒展开?(2)展开以后哪几个面完全相同?(3)每个面的面积怎样求?最终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作用,而且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能牢记。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四、拓展训练是网络教学“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让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促进愉悦检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将巩固、应用和拓展、延伸相结合。适当融入一些与之密切联系,有利于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把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生活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课后我布置学生分小组观察了解学校四周围的建筑物,并以学校为观测点,说一说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所在位置。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和价值性,使愉悦情感检验得到升华。

教育就是引导学习,“授予”训练,基本技能“导航”开窍。“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风格。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充分相信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深化学生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能够发展。在这样的开放型的探究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得到真正的高效。

猜你喜欢
长方体交流高效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