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怀。语文教学具有人文熏陶的独特优势,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激发学习热情,以感恩之心投入学习,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世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恩教育;传统美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体现一个人高素质的具体形式,感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感恩沒有一个很好的认识,缺乏感恩意识,往往将长辈以及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语文学科,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进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感恩的意义,学会去感恩,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困难而艰巨的任务。
一、挖掘课文内容渗透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自然等。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挖掘课文内容,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科技能的同时,努力将学科教学与感恩教育两者兼容,让学生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受。
(一)父母的养育之恩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父母是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怀。感恩教育应该首先教会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个人不感恩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感恩别人、感恩集体、感恩社会。初中语文教材从多个层面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父亲下车给儿子买橘子的片断,让学生反复体验,并且让学生自编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看哪个小组演得富有情感,哪个小组演得最投入。有的同学在表演儿子与父亲分别时,竟然眼里含着泪花。通过阅读与表演,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人物的心灵世界,深刻体验到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二)感受自然的赐予之恩
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曾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不尽的唯美题材。大自然的美激荡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向往美、寻觅美、赞赏美。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点燃了人们心中爱美的情感,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怀,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感恩之心。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可以给学生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温馨的音乐氛围中反复吟诵与体味,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产生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三)感受社会的扶助之恩
社会之恩一般指对他人之恩。通过感恩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整个社会对自身成长的影响,感恩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良好影响及有帮助的人。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体验藤野先生抛弃民族偏见、倾心帮助学生学业成长的教导之恩;在学习《出师表》时,可以引领学生体验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二、利用多媒体渗透感恩教育
随着数学化时代的到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技术来进行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越来越普遍。多媒体可以直观、清晰、生动地把教学材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教师呆板地教,学生死板地学,让课堂更加清新、活跃,更加有趣味性。同时,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定在课堂教学中,使感恩教育更好地渗透进学科教学中,达到育德、育智双丰收的目的。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平生事迹,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关于史铁生的短视频,作为课前导入。通过视频,学生了解到史铁生是中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是一名双腿瘫痪的残疾作家。他生前几十年都在与疾病做顽强抗争,他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病榻上完成的。史铁生有多篇文章写到他的母亲,比如《我与地坛》 《有关庙的回忆》 《合欢树》等,其中以《秋天的怀念》最为有名。通过这些文章,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给予作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正是母亲“好好活”的信念,让作者能在母亲死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仍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好好生活。同时,作者通过他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怀念之情。《秋天的怀念》以其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利用视听刺激,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新信息、新知识,不仅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让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利用习作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作文就是做人。”作文是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意识的外化。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感恩教育于习作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方法,是德育与智育同步教学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适当引导,让习作练习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好品德的修炼过程,成为感恩教育成果的固化过程。
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一课后,我让学生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完成一篇习作。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家人给予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成为我们前进的勇气与力量。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描写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学生通过完成习作,更加懂得感恩别人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更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写作过程也是感恩教育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知识点与感恩教育点之间的联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引起学生对感恩教育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道德行为上的认同。
总之,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感恩教育渗透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素材十分丰富,这为感恩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温床,初中语文可以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龚献宇.初中语文课程感恩教育实践探索初探[J].中华少年,2018 (26):273-273.
[2]高羽清.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6,No.296 (2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