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仓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深入贯彻素质教育,达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自我实施“小组合作”模式以来,通过学生调查分析和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得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一应避免形式主义的“合作”,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学习方式;二走出“组长代言人”的误区,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得到激发和升华;三构建促进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小组管理模式,讓每一位小组成员有所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齐飞,师生共快乐一色。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素质与能力;高效性
进入初中的新生,学习热情正处于高涨状态,但随着进入青春期,大多数的同学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交流的热情逐渐减退,甚至会抗拒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更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单从教学设计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愿意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各小组学生相互研讨来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旨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师长的引路人的作用。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科学有效地建立合作小组
1.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人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2人或者4人一组的学习形式,教育学生形成学习经验,深化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实现教学展示和交流,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长期有效的发展。
2.精心选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
合作学习是不提倡学生组合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改变学习意愿,重视发挥合作小组的学习兴趣,运用组内相互帮助的原则,形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性别差别等,教育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化组合,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给学生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形成合作学习小组,重视同桌两个人一个小组,根据学习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可以重视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了更科学有效的进行组员结合,笔者在开展分组之前针对初一和初二进行了关于“你希望合作学习的伙伴水平怎么样?”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1)过半的学生希望小组成员与自己水平相当,这样更能促进同伴互助学习;(2)三分之一的学生非常希望小组成员比自己水平高,说明这部分学生期盼小组成员有更高水平来帮助自己提高;(3)极少数学生希望小组成员不如自己,这少部分学生往往是做小组长的尖子生或者自信不足的后进生,因为:前者是有足够的自信希望自己引领小组成员,后者是学习基础较弱而且心理比较脆弱,希望在团队中有一席之位,不甘落后。
因此,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时,一定要考虑学生水平和心理需求,才能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水平提高,故应注意以下三点:
(1)“小组建设”这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关键。
(2)首先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有机组合,要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可以通过设计小组称号或口号方式),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设置合作学习小组长和异质分组,应首先考虑不同水平的小组成员,其中水平相当的在同一个小组且为主体,必不可少的是个别拔尖的学生,且是小组团队的领头羊,也要加入个别稍微落后的学生,促使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整体发展的同时带动个别发展。
实践表明:按照这样来思路来设计的,经过一年的生物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活跃,各小组合作学习进步显著。
3.科学及时地调整策略
较多同学反映:“现在很多作业或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地小组长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小组长一个人忙,其他坐享其成,对小组长不公平。”
组合作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加深知识的理解,拓展所学知识,就要走出“组长代言人”的误区。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实现优势补充,根据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以后,各个小组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会有教学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帮助学生实现人员的调整和搭配,改变学生的学习特征,教育学生发挥优势,了解学生,增强合作的能力。更好地驱动每个同学思考,激发思维,让每个同学在解决了问题后感受到快乐,或者帮助别的同学解决问题感受到成就感。让合作能够激发核生化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4.教育学生形成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和分工,构建促进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小组管理模式,让每一位小组成员有所提高
构造成学习小组以后,教师要帮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教学的职责,可以设计组长、记录员和交流员,也可以进行组织、分工和监督等,实现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长期开展。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重视探究活动,实现全班的交流,重视向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形成好的学习形式,实现小组的讨论和探究,教育学生形成长期的奋斗目标,实现小组轮换交流,进行小组角色的互换,增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有效性。
可以参考一下“Kanban模式”:从“经理分发case做”的模式改为“每人自己去拿case做”,每日开始工作前有一个“站会”(站着开会,所以讲得快,没废话,效率高),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开放性和加强透明度,强化工作的“并行”模式。我们提倡的“小组学习合作”,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些模式,杜绝在小组合作中,借“小组”之名而逃避任务。
作为教师,就要拥有团队管理的能力。要做小组的监督人和“经理人”,要让小组带头人从你那里学会点“经理”技能,要让他们懂得分配任务。这是实现“高效”的关键。
二、重视合作形式的运用,重视合作内容的拟定
合作学习重要,但是,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和筛选教学问题,例如关于人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问题,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问题,教育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重视教育学生提高教学的挑战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在学习重难点的时候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能够运用好合作学习的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重视设计一日食谱,尝试提出一些设计性的计划,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评选优秀的标准,教师可以这样反思自己的膳食结构,重视纠正自己不合理不健康的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整理复习的时候,可以建立知识体系,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范围很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络。教师可以通过梳理知识点,编写例题,制作课件,汇报交流等形式,采用竞赛的方式,汇报交流各种知识点,实现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完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p143-145,学苑出版社,2001年。
[2] 韩吉东、于丰杰,《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山东:潍坊五中,2012年。
[3]史小燕,“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实践与研究》,第三期,1999年。
[4]李海燕,“初中生物差异教学模式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文理导航》,2011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