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2016-10-13 22:20魏海鹰
考试周刊 2016年79期
关键词:高效性新理念数学课堂

魏海鹰

摘 要: 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性解放,是教师精神与知识魅力精彩绽放、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品味语言,感悟真实与需要;张扬教学个性,激情与智慧、探索与创造并存;以学定教,形散神聚,随机应变。

关键词: 高效性 数学课堂 新理念

好课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永具魅力的话题。新理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在课改中我时时这样问自己,认真思索,不断总结。我认为好课无定型,但必定是高效的,有其独特特点。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心目中的新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品味教师的语言,感悟学生真实与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数学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数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数学通过数量关系,用形式化、模式化等方法研究事物性质,与社会联系紧密,使学生学知、学做、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简单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成为教学活动的探究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到底该怎样上?我认为数学课堂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品味教师精要的语言,感悟学生的真实感知与内在需要。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需要老师不断重复重、难点,填鸭式灌输,生怕学生这里不会那里不懂,而没有掌握学生真实的需要是在教师精练的设问、精妙的启发、精彩的对话中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以下是特级教师夏青峰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精心设问的教学片段。

(课前谈话后直接进行整体感悟)

师: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1: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其余学生回答略。

生2:我还知道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最大的分数是什么?

生2:分数能乘除吗?

生3:为什么会有分数?

……

师:现在就请大家看书,通过看书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还解决不了?我们一起解决好吗?(学生看书)

师: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有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2: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我知道了分数产生的原因。

生3:如果把许多物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

一滴水能代表大自然的恩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何尝不能反映出其教学理念呢?夏老师在这一课上没有按照“复习一引新一练习一巩固”的四环节程序式进行教学,也没有为新知引入时髦的趣味情境,而是遵偱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用简短的一句“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和生长点,学生个个群情激昂,因为这是学生内在的真实需要。在学生自由表达、举例后,夏老师又抛出一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从表现欲调动到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后把学生的思维之火挑拨得更旺盛。“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最后询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一课中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夏老师偱着学生已有的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生生对话、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段感悟整体“1”的意义里,老师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精心设计极富启发力的三问,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层层剥笋,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加速”。难怪有人把夏老师的数学课形象地称为“思维的运动场”。

这才是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真实需要对白,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解读课文,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头脑中产生想象,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和新的知识。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文字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充满探索、充满奇妙的新发现。

二、张扬教学个性,激情与智慧、探索与创造并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一节好的课应该是“张扬教学的个性,激情与智慧、探索与创造并存”。课堂上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个性必然有激情与智慧、探索与创造。教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计算》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让每个从教者为之振奋。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断。

师:课件首先演示一张长方形的长度变化了,随之面积周长变化了;其次只宽度变,随之面积周长变;长度和宽度同时变,随之面积周长变,让学生观察发现什么规律?

生1:长方形的长度变,面积变,周长也变;宽度变,面积也变;长度和宽度同时变,面积也变。

生2:我认为长方形面积跟长和宽有关系。

生3:我认为长方形面积跟周长有关系。

师:那么长方形面积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

顿时学生个个群情激昂,跃跃欲试,激起探索的高潮。有用学具摆,再数出面积;有量长度和宽度再看书计算;有得出规律而兴奋交流的。

生1:(十分得意的)我发现长方形面积其实就等于长乘宽。

生2:你怎么发现的?

生1:看书,书上有公式。

生2:(不服气的)迷信课本,那可不一定正确。我们应该以事实来证明。我摆的长方形面积正好等于长乘宽的积。

师:好一个敢于挑战课本的勇士,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从课本里拿出一张贺卡,走到他的面前)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2:贺卡!

师: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贺卡,它是我从教第一年第一个给我提意见的学生。我一直把它珍藏在书本中,如果有一天哪位同学的言语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就将这张贺卡赠给他。(说完,老师双手递过贺卡。)

生2:(双手激动地接过)……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那为什么会这么巧呢?

生3:长度是几,我一排可以摆几个面积单位,宽是几就可以摆几排,所以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乘宽算出。

刚回答完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那是为自己的成功而庆贺,为自己的努力而自豪,为自己的聪明而倍感自信。处处闪现着智慧,处处充满着灵气,处处涌动着激情,是个性的魅力。老师的这一节课时时让我们感受他的“情”,真情、亲情、友情……都化为激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激情,课堂的激情。激情与智慧、探索与创造掀起一个个高潮。

三、以学定教,形散神聚,随机应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体验,是心灵的共悟共明。既然师生是彼此的学习伙伴,是“教学相长”,那么,教师就不需要设计过多的技法,“过多的技法”的结果只能是“套”学生,只能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的“圈子里”赶,一旦学生不和你“配合”,你就不知所措。一个高素质的老师应该跟着学生走,以学定教,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经历“配合”学生,或者说师生合作。教师只有忘记自己,与学生共舞,才能真正拥有自我。听《倍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在巩固和应用环节预设不出示一倍量,让学生明白这种情况下要先知道一倍量才能计算它的几倍是多少。但学生却认为可以计算,理由是我可以自己设定一倍量。教师灵机一动,就让学生出一倍量,让孩子在感悟中生成,这就是教学的机智与艺术。学生的思绪是不确定的,因此,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神聚。美就美在学生的不可预料,美就美在教师的随机应变。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教书首要是育人。”学数学,学的是学习方、学习习惯,是读书人的智慧和做人的智慧。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切实做到“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才能真正使学生“全面提高素养”。

今天,新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更应该是真实与需要的对话,激情与智慧的飞扬,真实的学生起点,真实的探索、思考、感知、领悟,真实的从困惑到清晰地建构知识,真实地与自己的知识需要、成长需要对话,激发热情与智慧创造,塑造独特美丽的个性。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是教师生命活动绽放、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钟瑞玲.构建互动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小学教学参考,2015(05).

[2]小学数学教师.2016(3).

[3]福建教育.2015(10).

[4]福建教育.2016(2、6).

[5]南平市小学数学学术年会汇编.2014.

猜你喜欢
高效性新理念数学课堂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新理念下再启航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