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翠
摘 要:现代行为科学家也认为:决定人成功与否的不只是智商,还在于情商,当我们去掉成绩这块滤色镜时就会发现,很多成绩好的人,人际关系却不怎么样,不少成绩差的人交往组织能力却很强。由此看来,“好生”未必好,“差生”未必差。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差生;师生沟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达成一种共识:我们的职业是教育,“差生”更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不能教给学生优秀的成绩,但可以教给学生勤劳的双手,诚实的心灵,高尚的情操。人才并非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差生”同样有过人的一面。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给我感受最深是,许多当年的所谓“差生”走上社会后,都有出息了,简直和在校时间判若两人,他们对老师有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差生”不是天生的,他们并非智力差,而是由于生活、学习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品行障碍,行为异常,不良习惯、成绩差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摈弃“差”的概念。要转变差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
一.教师提升一个差生,可以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
一般学习差、 纪律差的学生,他们精力都较充沛,上课调皮捣蛋,不仅自己不学,还影响其他同学也学不好,负面影响很大,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和掌握其特征,从各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从爱出发,以平等的原则,施于有效方法,帮助其克服差的一面, 发扬优秀的一面, 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我班学生小军脾气暴躁,好动,上课不但他自己不听讲,还动手动脚影响得周围的学生都学不成。更严重的是:他会因为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或听不懂,而突然在课堂上用手或胳膊使劲砸课桌;早读时会因为不想读书而把头在图书柜上撞得咚咚响,或者站起来伸长脖子望窗外,偶尔心血来潮才交一次作业。我通过与以前教他的老师和其家长交流了解到:他在一岁多时,有一次因受到其母的批评,竟然用头使劲撞水泥桌,导致其母对他一味迁就,上学后,也曾因老师问他要作业而有要跳楼的举动,其母说小军的父辈及堂兄弟性格都如此,她也无能为力,只希望他在学校里混混,长大点儿,好去学手艺。我不想放弃他,可在教育、转化他时我却如薄冰般担心,又如摸着石头过河般的迷茫,但我始终充满信心。当他在课堂上伸长脖子望着窗外时,我笑着冲他唱“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也飞不高”他不好意思地笑着搔搔后脑勺坐下了,当他因心情烦燥而有自虐行为时,我会心疼地抚摸他被撞疼的胳脯或脑并跟他约定,如果有时候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可以在教室外面呆几分钟,转移一下注意力,持情绪稳定后再进教室,慢慢地他有了些许变化。可是懒惰成性的他一听到老师布置作业便故伎重演,甚至把课本扔得很远以示抗议,看来仅有理解、宽容、引导、和风细雨是不行的,一把钥匙打不开他这把锁,偶尔我也会电闪雷鸣,先震住他的气焰,课后再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引导,令其明辨是非,提高自制力。课堂上我对他总是优先提问,即使他答得风牛马不相及,我也总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并由衷地肯定他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听着老师的赞誉之词他开心的笑了,有时听到老师中肯的建议时他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慢慢的他有了学习信心,接受批评了。他的作业,我尽量做到面批,既肯定成绩,又提出新的目标,同时给他补差补漏。他爱劳动,值日时积极肯干,我便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他短跑不错,开运动会时,我既向他讨教运动员调配方案,又指导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帮助他品尝成功的滋味。同时,我和他妈妈促膝长谈,希望她由对儿子的溺爱慢慢向严中有爱过渡,希望她对儿子做正确引导,提升孩子对生活的追求。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她能配合老师督促,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最后,我还给他调了一个自制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而又沉静的大姐姐同桌。这样数管齐下,慢慢的他变了;他拖欠作业的次数少了,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多了。虽然,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仅仅57.5分,但与以前的二、三十分相比,是有了质的飞跃。发通知书时,我给他颁发了“成绩进步奖”。并对他劳动、纪律等进行了全方面的教育、评价,使他对学习有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各方面的品质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化了这个典型,带动了一大片差生的进步,起到了抓重点,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为“差生”创造展示平台,放大优点,使“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从而改变差生的状态。
我班上的学生小萌,学习成绩倒数第一,上三年级时连简单的加减算式都弄不清楚,很多老师都说他智力有问题。可我观察到,他在打乒乓时异常灵敏。于是,我鼓励他练习打乒乓球。后来,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他取得了冠军,为我们班挣得了荣誉。还有女生怡可,平时少言寡语,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可她却写的一手好字,于是我鼓励她,让她学习办板报。现在,我们班的板报大都由她设计主办,每次在评比中都能得奖。由于有了信心与成就感,他们的学习多少也有了提高。
三.师生沟通,从心开始。
现实生活中,师生间沟通有时太生硬,有时太拘谨,有时太严肃,这种拙劣沟通严重污染了学校的情绪氛围,漠视了师生的关系,引发了不必要的敌意,结果课堂内外满是顶撞,对立、不快乐,对老师的付出,学生丝毫不能从中感受爱和善意,学生的解释只是加深了教师的误会。我们应该与学生平等的,友好的谈话、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人为地制造一种“距离感”。其沟通的地点,不应该只是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校园各处,只要利于师生间敞开心扉,平等对话的环境都行,沟通的方式也很多,除过谈话,还可通过写信,书信比口头教育更理性,表达更准确,能够自然地过渡掉口頭语言中的一些不好的词语,还能给阅读者以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间,除过老师写,还可以发动、引导同学们给学困生、纪律散漫,不讲卫生的同学写信,同龄人间朋友式的劝诫、沟通起来效果更好。其次,老师的一个微笑充满爱意的抚摸等肢体语言,亦能让学生感到如阳光般温暖的师爱。师生沟通,从心开始,“差生”将不差。
四.对后进生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好。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就不会对差生太苛求,大挑剔,非得让他们与优等生看齐了,对他们热情洋溢的鼓励、称赞。慢慢地孩子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变他律为自律,从而自信、快乐地成长。
五.对于“差生”不仅要给予真诚的爱,细微的引导,还要反复地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转化他们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易反复,又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进步的征途中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引导,去扶持,持之以恒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决不能用简单和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崇高的爱来教育,感染他们。以尊重和平等来关爱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和观察力来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给后进生一份自信,帮助他们扬起成长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张祥.耐心等待,静候花开——浅谈后进生转化[J].教育现代化,2018,5(35):382-383+388.
[2]夏菊青.转化后进生点滴谈[J].甘肃教育,2018(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