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通平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来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主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在不影响课堂训练的情况下,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良好习惯以及高尚情操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而本文就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引言
当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家长不仅在言教方面做出了错误的示范,甚至在身教方面也给孩子们一个错误的学习目标,继而导致小学生们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讲卫生、穿衣不整齐、行为霸道好吃懒做等不良行为规范。而随着教育的改革创新,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将养成教育重视度着重提高,强调:“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进行养成教育”,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接班人。
1.养成习惯的理解
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来看,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仅限于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鉴于此,可以看出养成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不可小瞧,其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体现,也是对学生一个生活方式的体现。
2.小学阶段养成习惯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等,行为又可以称之为文明礼仪习惯和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以及表情等[1]。如;学生见到老师要积极主动问好,升国旗时要敬礼以及不打架,不骂人,公众场所不喧哗等文明举止,文明举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财富。卫生是存在我们周围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时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策略
3.1通过阅读的熏陶学生们的养成教育
阅读是培养和熏陶学生们文化素质最常见的方法,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还可以通过劳动、写字、运动等活动来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培养。大力开展“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五好活动,这便为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活动[2]。而在其最基础的是阅读,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展开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意识。如,教师可以开展唐诗三百首的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们参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们对孔子、孟子以及一些文史哲经典著作等的探讨,让小学生们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加深对我国的文化,逐渐了解中华文化。
3.2建章立制 规范言行
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对小学生们进行教育,并不是单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有所形成[3]。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或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是进行养成教育持之以恒的基本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制定“班级规范考核细则”在其列好奖惩制度并将其打印出来,然后分发给学生们,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懂其规则,并按细则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个细则中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谁都有争夺管理干部的机会,然后施行奖惩,自我规范好良好的学生加分,相反则扣分,把行为规范作为一面镜子,做到一日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3.3家校合作
学生们行为规范的养成不仅受着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对孩子启蒙的重要人物。学生阶段的时间主要分布在家里和学校里,因此,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教育方式,教师与家长针对学生们的表现共同探讨,从而做到有责过之,无则加勉,共同改善对学生的教育方式[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这也是现阶段大多数学校采用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向家长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家校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或者教师还可通过家访找家长谈心,更加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行为规范的培养意识。
3.4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
劳动习惯的培养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此,要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要把劳动习惯的培養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和进行劳动的叮嘱。例如:教师要提倡学生自我服务,让学生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洗手帕,整理生活用品。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们去当小志愿者,独立自我且发现公益活动的意义之处,开拓学生们的新视野。通过这个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热爱劳动的意识,同时也对学生样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做了一个铺垫,从而使的学生能在日后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财富和尊贵。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生提高自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不单单影响着小学生们的认知,更影响着学生们的日后生活。养成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更是教育者的宗旨。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行为方式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必须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去培养,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塑造小学生们美好的心灵,用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从而使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得到逐渐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北京:发布新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J].中小学德育,2017.3(02):78.
[2] 曹飞忠.教育就是培养习惯[J].教育视界,2015.6(Z1):110-111.
[3] 汪素红.独生子女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7(04):39-40.
[4] 柳岩.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措施研究[J].学周刊,2018.7(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