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坤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小组合作”“数学思想”两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而推动小学生们数学素养及其能力的更好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组合作;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148-01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打得是否扎实,也对学生日后的进步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做好数学教学工作、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对此,我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个人认识与看法简单总结如下。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知识多是以教师集中进行讲解与传授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就致使很多时候学生们所能学到仅仅只是知识,而不能掌握知识学习的技巧,实际数学教学质量自然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集中探讨、协商与交流,其在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使得学生们借助自己的探究活动轻松实现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这不失为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有力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这一知识点时,我并没有直接将定律告诉给学生们,而是首先为他们提出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最终的和会发生变化吗”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们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集体探讨。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小组成员纷纷在小组中运用不同的两个数相加进行了证明,像“3+2”和“2+3”、“5+8”和“8+5”、“13+22”和“22+13”、“41+23”和“23+41”等等,以此为基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着将两个数延伸为三个数、四个数,并对“几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最终的和会发生变化吗”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有了之前两个数相加的经验,学生们只需再用若干个三个数、四个数相加的例子加以验证,便很容易得出“几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最终的和不会发生变化”这一规律,由此我再顺势引出“加法交换律”学生们很容易便能理解其内涵所在。由此,我們不难看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切实有助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2.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数学作为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数学思想便是其中极其耀眼的一颗明珠。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却观察到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未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引导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这就致使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很多时候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触碰数学学习的真正内涵,自然而然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之差,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提升我们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有必要且必须在自身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灵活而科学地对学生们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对此,我便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很好的贯彻与落实。例如,“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围成多少个?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针对这一典型的“形”的数学问题,大多数学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切入,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以“数”的方式轻松找到解决方法,具体表格中所包含的内容为“序号”“长(cm)”“宽(cm)”周“长(cm)”“面积(cm2)”“示意图”等基本几项内容,学生只需认真思考、认真填写该表格,就能很容易梳理出上述例题中共有四种不同的长方形,其中正方形“长4cm,宽4cm的面积最大”这一答案,这便是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们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们透过“形”的表面发现其中“数”的内涵进而进行深度学习的一种良好体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这一论据得到了强有力的论证与说明。
3.结束语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显著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众多,丰富且多彩,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我所提到的两个方面,还望小学数学教学同仁能立足自身的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大胆创新,并加以科学灵活的运用,如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有效的组织与开展,我们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也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04):117-118
[2]李云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11):88-88
[3]张海琼.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2017(2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