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花鸟画的精巧典雅之狸奴画影

2020-10-21 13:23薛舒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宋代

摘  要:两宋时期,是繁华而富庶的时代,人们沉浸在各种奢华而精巧的享受之中,宠爱小动物的风气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描绘动物的绘画作品,就是人们这种喜好的证明,以猫为例,猫,古人称“狸奴”,“猫”谐音“耄”,即猫是作为富贵吉祥长寿的象征,以猫入画自隋唐始,猫画所属的走兽一科在唐代就已独立出来,到了宋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猫画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些精巧典雅的画作中,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有关宋代艺术以及艺术史的种种问题,还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与人们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宋代、狸奴、精巧、典雅

宋代花鸟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发展。《图画见闻志》里写到:“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答曰:近方古多不及,而过亦有之。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竹石、花木禽鱼则古不及近。”在《宣和画谱》分列的十门科目中,不仅有花木、鸟兽,而且还分列龙鱼、墨竹、蔬果。所画品种,诸如桃花、月季、牡丹、芍药、等等竟达二百多种,可见题材之广泛。宋代也是中国写实绘画进入高峰期的时代,画家们致力于完美的再现客观物象,有的深入山林之中,甚至就居住在那里,仔细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他们对于仔细描绘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求真,不放过一丝细节。于是在当时的绘画科目之中,将此种求真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要算是走兽一门,本文以狸奴画影题材为例子,浅析宋人花鸟画的精巧典雅。

在现存的一批宋朝画作中,我经常能看到宠物狸猫的踪迹,这类作品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图中毫无背景,以空白或单色处理,如李迪的《狸奴小影图》、佚名的《狸奴图》,《狸奴蜻蜓图》;第二,画中是有背景衬托,包括花卉、石头或人物,比如佚名《富贵花狸图》。

在宋朝,人们养猫的作用都是用来抓老鼠,那纯粹用作玩赏的珍贵宠物猫,大多数只有在王宫贵胄或者富贵人家的家里才能看到,这幅《富贵花狸图》描写的就是大户人家花园中常见的情形:画面中盛开的牡丹花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在牡丹花树下,有一只黑白相间的长毛狸猫伏在地上,可以看到它的脖子是有丝带束缚的,由此我们可以证明这只狸猫是主人圈养的宠物,应该是趁主人不注意溜出来偷偷享受着这自由的时光。画中这只养尊处优的狸猫其动态是:圆润而稍微拱起的身体,琥珀色的透亮的圆眼睛,尖翘的耳朵和长长的尾巴,它的毛细长浓密,特别是尾巴,原本杂乱的毛被修剪得整齐顺滑,这个细节也体现出它的生活待遇,即有专人伺候,从梳理皮毛到喂食,这只猫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从狸猫的毛发描绘的根根分明,细长浓密,让人看着都忍不住的去摸它,这些精巧细节均体现出作者观察入微以及高深的画技,但此幅画却不是宋朝经典的一味的追求逼真的风格,这幅画的作者在描绘牡丹花时是有考虑到了画面的平衡性,三株牡丹排列成“品”字形,竞相开放,其最盛开的那朵则安排在画面的左下角,与右下角伏在地上的狸猫相互对应,其余的花朵则均匀的分散在画面的上方,其间穿插着勾勒细致的叶子以及枝干。作者设色细腻而淡雅,特别有趣的是一向以艳丽富贵闻名的牡丹花在这里则被赋予了清丽的白色,从而来烘托出此幅画真正的主角—狸猫。即便如此,作者的写实技依然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花朵的形态,叶子的翻转,枝干的穿插,我们都能够在现实生活找到原型。这既能如实的表现出客观物象,同时也能将客观物象安排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形式,我想这就是宋人绘画艺术的重要特色。

相比于北宋普遍的大尺幅作品,追求满构图,从南宋开始,单单就画作的尺寸来说,中国画就开始了显著的变革。画家的兴趣开始转向小巧玲珑的景致,画幅也是相对应的缩小了,小品画成了流行的趋势,比如南宋画家李迪的作品《狸奴小影图》,宋代佚名画家作品《狸奴图》和《狸奴蜻蜓图》,都是很经典的小品画。李迪是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之一,以擅长画猫犬闻名,《狸奴小影图》画的是一种黄白相间的猫,唤作“狮子猫”,很有趣的是这种猫不会抓老鼠,是纯粹的观赏猫,极其珍贵,是贵族的生活点缀。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宋人在描绘它时的审美倾向—安逸而又情趣化的生活写照。此猫在画中其神情亦被描绘的最为尊贵,小猫起身回首,碧绿色双眼凝视着前方,举足,欲行凝神,白脸、白耳、白胸,浑身锦毛,尤其是脖子腹部之间的最为醒目,稚态可掬。那种居高临下的神态,真有一丝不怒自威的王者风范,画家用金粉色细绘毛发,纤毫毕现,纹丝不乱,层次和质感分明,写实而精巧,以淡墨晕渲画幅,留出貍奴形廓的方式,别出心栽,是李迪的狸猫作品中经典的一幅画作。而另外两幅,则是描绘温顺可爱的花猫,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毛茸茸的毛,圆溜溜的眼睛,懵懂的眼神,惹人憐爱。宋代佚名画家《狸奴图》,现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画中的小猫仿佛是瞪着地上的什么东西出神,抬起小爪欲行,又警觉的样子,神情灵巧可爱,作者把小猫咪调皮捣蛋的生动形象给描绘的淋漓尽致。宋《狸奴蜻蜓图》,现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作者以特写的形式表现了一只毛色鲜亮光洁的花猫蹲踞于地,正扭头凝视一只红蜻蜓的场景。仿佛势在必得的模样,画中,小花猫已从“府第”的宠物,转变成了优雅而又有灵性的画中主体。它轻盈的体态、机警的神情,已深深地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此图右上角题有“绍熙癸丑岁李迪画”,并钤有“李迪印章”一枚。该款识与印章或为后人赘加,其真伪待考证。此幅画与前面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狸奴图》相映成趣,倒也是巧了。

在描绘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的精致笔触里,我认为画家身上其实是怀有极大的温情以及怜爱之心的,也许他们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当时的工作任务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手段,但当他们仔细观察,小心翼翼的起稿,极尽细致的描绘时,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存在任何感情呢?宋代文人陆游有诗云:“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这虽是作者一首怀才不遇的自嘲诗,但诗句中却透露出了爱猫之人对于这种小动物的偏爱之情,可见人们对于小动物是怀有怜爱之心的。

作者简介:薛舒敏(1995.5),女,汉族,广西桂平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的义利思想的法律影响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