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0-10-21 13:21陈小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有效设计实践方法主题班会

摘  要:主题班会指的是班主任根据教育需求,组织全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一次育人活动。本文围绕初中生主题班会设计与实践展开分析,具体分析了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主题班会;有效设计;实践方法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主题班会是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管理活动的有效举措。如何进行初中生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践,是当下每一位初中班主任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开展主题班会的工作经验,从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对初中生主题班会进行分析,并提出自身几点体会。

1.初中生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结合多年开展主题班会的心得,认为主题班会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具体如下:

(1)针对性原则。主题班会主要是针对教育需求而展开的一次育人活动。初中学生本身处于价值观重塑阶段,且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思想上的问题,也有人际交往上的问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可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对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烘托产生了负面影响[1]。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动态关注学生的状况,并实时根据教育變化要求,根据这些因素而确定针对性高的班会主题。

(2)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主题班会的精髓,也是灵魂所在。所确定的初中生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应该围绕教育需求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而进行有效设计,并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在初中生主题班会中,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通过引导初中生参与主题活动,并在此活动中用心倾听和感受,才能从主题班会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有利于发挥出主题班会的既有效能,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才保驾护航[2]。

(3)创新性原则。乏味的初中生主题班会无法调动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主题班会无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在开展主题班会时,立足于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思想的牢笼,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参与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热情,为更好地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提供保障[3]。

2.初中生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践方法分析

2.1精心设计班会主题

初中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危害不大,但是在时间的累积下,小问题也容易形成大问题,进而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合理确定班会主题,使得班会可以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助力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年疫情后的开学,推迟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开学之后,学生的心思还停留在玩上,部分学生还对疫情的认识出现偏差,都会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可以开展一次与疫情相关的主题班会,如班会主题为“致敬最美丽的逆行者”,使得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促使其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且乐于助人的人。

2.2丰富主题班会形式,激发初中学生参与班会的热情

当下的初中生主题班会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班主任传授一些人生道理,这种传统说教模式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且容易让学生对主题班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主题班会既有教育价值的实现。基于此,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时,应重视主题班会形式的丰富,让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活动中。例如“致敬最美丽的逆行者”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致敬守护生命的逆行者》,当中有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体会医务工作的勇于担当、舍生忘死的精神,且不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便于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活动中。在此基础上,班主任意识到学生初中生在观看《致敬守护生命的逆行者》视频之后,内心有大量想法,及时组织相关话题,如医护人员为什么争上抢去抗议前线?抗疫期间医护人员有那些英雄事迹?医护人员的精神告诉了我们什么?等等,通过多个问题的有效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医务人员的认识和感激之情,促使其能够形成正确三观,并为初中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3深化巩固主题班会的成果

首先,班主任应善于总结,鉴于初中学生个体差异显著,使得初中生在看待某件事物时,存在主观臆断,缺乏客观的标准。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只有通过总结来启发和诱导初中学生,促使其透过事物的表层,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从主题班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促使其在具体行动中有一定的准则。其次,班主任应懂得借题发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如主题班会《致敬守护生命的逆行者》,班主任可以要求初中学生书写一封简短的信给最美的逆行者,表达自己的感恩和祝福。

3.结语

总之,初中生主题班会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有效发挥初中生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班主任应遵循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如针对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主题班会形式,激发初中学生参与班会的热情,深化巩固主题班会的成果,才能促进初中生主题班会效果的提升,进而为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吴德芳.新课改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J].魅力中国,2018,(50):126.

[2]  梁宇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J].人文之友,2019,(8):172.

[3]  朱少山.科学管理时间 促进有效学习——“时间管理”主题班会设计[J].新班主任,2018,000(005):P.35-36.

作者简介:陈小红(1988.07-)女,汉族,广东茂名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方向:初中生物。

猜你喜欢
有效设计实践方法主题班会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有效设计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