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
摘 要:教育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心必须实现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初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及运动热情,推动学生走上全面发展之路。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促进策略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初中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转变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采取科学措施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力求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一、采取分层分组教学,给予学生针对指导
要想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正视不同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在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1]。教师应改变过去采取单一教学方式面向所有学生展开教学的做法,转而采取分层分组教学,以此让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在分层分组教学下,教师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科学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层级与小组是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关键,为此教师应综合考察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体育学习兴趣等各方面情况,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学生划入同一层级并分别展开教学目标设计、将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进行分组,以此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优势互补。值得注意的是,展开分层分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成为完全的旁观者,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的情况,从学生个体出发,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比如,在进行投篮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将投篮动作技术要领教授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展开自主练习,目标是使本组成员全部达成10次投篮至少投中4个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投篮动作规范程度和实际练习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指导不同层级的学生,以此推动全班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
二、合理应用激励手段,增强学生体育自信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的激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激励手段,那么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信,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促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应把握以下三种激励方式:(1)言语激励,即使用富有积极色彩的话语对学生进行激励,如“一分钟能跳绳120次,做的真不错”等。教师应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激励语言,否则如果每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激励性评价,那么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激励效果;(2)物质激励,即恰当的给予学生一些物质性奖励,比如钢笔、笔记本等。教师可以将这一激励方式与体育比赛结合起来使用,以物质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积极性;(3)暗示性激励,即巧妙地运用暗示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一个充满赞赏的眼神、一个表示肯定的表情等,都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合理地选择激励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三、留出充足自主空间,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和自由活动空间,是教师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所在[2]。为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留足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体育学习及体育活动,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作用,切实培养他们形成浓厚的体育兴趣。除通过小组教学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放映体育类电影选段,比如《绝杀慕尼黑》,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电影选段展开讨论,充分调动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从电影中读出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内容,切实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观看课堂上放映的电影并结合自己的真实感想写作观后感,培养学生形成自主体育学习的良好习惯。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搜集一个体育游戏,每一堂体育课都让一个学生组织大家进行自己所准备的游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充足的空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改善体育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价值,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思想认识,主动转变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分层分组教学、合理应用激励手段、在体育课堂中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活动和自主学习实践,切实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他们实现个性发展,增强体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蒙蒙.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4):34.
[2] 施曉晓.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4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