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0-21 15:37孟令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孟令刚

摘 要: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在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出台之后,文言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又增加了。笔者通过研究探讨,对任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多年高考实践经验,有了一些研究发现。

关键词:经典文化 语文教学 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课堂

当明星演唱会一票难求,当进口电影票房飞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文化、外域文化成了年轻人娱乐生活的关键词。“明星效应”与“洋文化”的火爆,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传统戏曲的身形步法在流行音乐的劲歌热舞前显得“老态龙钟。”国产电影的情节画面在外国电影的光电特效之下被贬为“粗制滥造”。其中当然有民族文化在世界与时代发展大潮下被年轻一代过分地挑剔与贬斥,但抛开外界的评价不谈,民族文化的式微,只怕与我们自身发扬传承做得不够有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人立志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4年,从青涩拘谨的青年教师到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在这十余年的匆匆岁月里,经历五轮高三教学,古代诗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頭戏,尤其在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在之后的语文考试中分值逐年增加,可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本人结合多年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方面体会。

首先,先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与兴趣本就不足,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表达交流和考试分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先让学生重视古代文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利用自己的亲和力和学生马上打成了一片,接下来学生喜欢听我讲课,自然就愿意接受传统文化。如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秋”这一主题时,我就联系了历史上很多文人与秋的故事。

第二,讲究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想办法让学生会学”。语文教育家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课文无非是例子,教这一篇是为了帮学生学懂这一类,直到不需要教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今天,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认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课堂教学无非是例子,课堂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师长、学友,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求知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端正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我一直在按照这个目标努力着,教会学生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运用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我对古典文学特别喜欢,所以自己在课余时间也很喜欢古典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把林黛玉初进贾府拜见贾母、大舅父、二舅父的动态路线图展现出来,指导学生分别阅读相关的语段,分析贾府宏伟的建筑、复杂的结构、讲究的布局、豪华的摆设,让学生由此探究背后所显示的贾家不同凡响的地位。在学生阅读节选部分重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相关语段后,讨论探究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及作者的描写手法,而后在大屏幕上整体归纳显示,这样预计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两课时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通过立体的画面、声音和真人的演绎,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理解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热情,增强了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在我教的两个班都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将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知识融入学习中,将其系统化;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张衡传》中表示官职调动、升迁的词特别多,所以我以《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课文为例,引入了传统文化中官职文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堂实际应用,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学生喜欢,课堂表现积极踊跃,课后检测效果也好。对语文这门学科也充满了兴趣。有的学生私下告诉我,每节课前他们都盼着上语文课。因为不是那么拘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又学到了知识。教学任务完成了,也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乐学”心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它的出现和应用,冲击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继续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服务,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是根本,我们应该从自我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之,通过十多年的摸索、研究,和自己这五轮高三教学的实践经验,我掌握了一些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方法,研究了“学—读—联”激趣纠偏三步法。在高考阅读教学的道路上有了自己的路子,今后我会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学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做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让我们重拾经典,携历史而行;紧跟时代,走向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初探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